为什么我们经常会一言就不合或一句话说得别人暴跳呢?原本应该平等对话的人,到底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呢?原来不能平等对话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在于性本恶的价值取向。当我们有对世界的看法消极的,我们就常常会“出口伤人”,将原本平和的对话搞成“暴力”行为。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就是我们人生经历的结果。如何才能改变自己这些消极的价值取向呢?在本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看来,价值取向的改变类似于佛教所说的“修行”。我们可以通过不断“修行”来感受这个世间的爱意。
那么具体又该如何做呢?卢森堡博士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如果运用好这四个要素,可能就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走向,让生活向着光明的方向发展。这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四个要素,来不断提醒自己,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向着有爱的方向发展。举个例子,我们办公室是个大办公室,几个部门在一起办公。坐在我对面是一位男士,非常喜欢抽烟。我之前没和他坐对面时,他经常在坐位上抽烟,搞得整办公室的人都跟着抽二手烟。后来,我搬到他对面坐了,由于实在受不了每天吸二手烟以及身上的烟味。在一个星期后,我终于忍不住说:“你能不能出去抽啊,你一个人毒害了一个办公室的人哎!”结果对方却满脸不高兴地说:“不就是抽支烟嘛,我已经开了窗户了,为什么要到外面抽?!我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的.......”这样的对话,可想而知,我们都不会高兴对方了,一次典型的暴力沟通。
那接下来,让我用非暴力沟通的思维方式再来表达一次。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观察到男同事在办公室抽烟; 第二个要素是感受,我的感受是什么呢?首先他在公共办公区域吸烟,让我们被动吸二手烟,有害健康,而且身上有烟味很难闻;第三个要素“需要”和第四个要素“请求”,指的是我要分辨出我需要什么,然后再向他提出请求。
这样一套思考程序下来,用非暴力沟通语言表达的话,就是“**,你是不是觉得工作累了就想吸支烟啊?抽多了对自己身体也有影响。而且在座位上抽烟,被领导看到也不太好,不如到外面的吸烟区吸,还能休息一会,调节一下大脑”。这样的沟通是不是更有爱些?如果我们使用这样的沟通、表达方式,我们和别人的关系会变得互相尊重、更加平等。所以,不管是和别人说话,还是反思自己,我们都可以用这四个要素来检查自己。
不断进行非暴力沟通的修行后,我们对这个世界会有善的信仰,这种善会让我们避免暴力,让生活更加有爱。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学习非暴力沟通后,人们发现,这个世界并非是冷酷无情的,而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变得越来越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