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此,教育真会出现一种别样的境界。
其实,每个学生--不管是低年级的还是高年级的,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十分在意老师是否注意他,十分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
美国教育家保罗·韦迪花了40年时间,搜集了9万多个学生所写的信,内容是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的老师。他从中提炼出好老师的 12 种素质。每一种素质都附有学生的原话。
其中有下面三条。
--老师必须喜欢我们。要知道,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喜欢不喜欢教书。、
--老师应对我们有礼貌。我们也是人。
--老师只和好学生谈话,难道他不知道我也在努力吗?
切不要以为我讲的只是些方法、技巧。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方法、技巧的背后有一个“情”字在做支撑。即便是对不喜欢的学生,一旦这样做了,也不会是冷冰冰的。夏丏尊说得好:“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
朱永新教授所说:“教育的神圣寓于教育的平凡之中。把教育看得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得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之间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朱永新《致教师》)
“喜欢”是相互的。老师喜欢学生,学生会加倍地喜欢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