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两性情感情感专栏
《浮生六记》据说胡歌的理想型是芸娘

《浮生六记》据说胡歌的理想型是芸娘

作者: 5563c60a8e37 | 来源:发表于2019-07-09 11:00 被阅读0次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娱乐界的黄金单身汉胡歌,在一期节目里,他向观众推荐了一本《浮生六记》。他说:“平时我们在读成功学、鸡汤的书之外,我们还可以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其实真正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浮生六记》是清朝乾嘉之际一无名文人沈复的作品。说是六篇,现在仅存四卷。第一卷《闺房记乐》是为本书的核心精华所在,描写了作者与爱妻陈芸之间的伉俪情深。《闲情记趣》、《浪游记快》、《中山记历》记载了作者生活中的爱好经历以及一些游记。

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刻画和塑造了芸娘这样一个蕙质兰心、玲珑剔透的女子。林语堂先生说过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说起来,芸娘相貌不出众,身世更是凄惨。父亲早逝,她一个人凭着一手好女红养活一家人,自学认字。 沈复同样没有主角光环,半世潦倒。就这样生活在平凡和残酷中的两个人,他们的爱情却经久不衰。

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沈复出生在乾隆盛世,父亲是士大夫,家境殷实。13岁的时候,他遇到了舅舅的女儿陈芸,两人一见钟情。沈复回家后,便对母亲说“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这种似曾相识之感,是出于两颗同样不拘泥于世俗的心灵。沈复母亲也喜爱陈芸的柔和,便脱下手上的金戒指给她,缔结了婚约。

沈复和芸娘结婚之后,暗室里相逢,窄路上遇到,必然互相握手问:“去哪儿?”“岂敢”、“得罪”是他们夫妻间常用的口头禅。一开始,沈复还嫌芸有些迂腐多礼,芸道:“至亲莫如父母,我们可以对父母内心恭敬,外在却表现得放肆狂狼吗?世间各类反目的事,大多因开玩笑而起,以后不要冤枉妾身了,真让人郁闷死呢!”

这是我听过最自持身份又娇俏可爱的撒娇了!芸娘矜持,但更聪颖可爱。

我想不管在任何时候,温文尔雅的举止和言辞都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总是会随着时间变化,好多夫妻结婚以后或者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很长,熟悉之后,把彼此的好都当成了理所当然,不重视对方的存在,也看不到对方的付出。彼此的言语不在讲究,经常性河东狮吼,关心和举止的修养也日渐减少。

总是听人说,最亲近的人就是可以包容你一切的坏脾气,你在她面前可以放下一切包袱,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很多人对外人彬彬有礼,对最亲密的人却暴躁易怒。把亲密的人当做自己发泄压抑和愤怒的出口。

相敬如宾不是爱情的追求,但是爱人之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互相尊重,互相体谅,用感恩的心对待对方。生恒敬之,生恒爱之!

对酒当歌、把酒言欢

古往今来,才子佳人不稀罕、举案齐眉不稀罕,夫唱妇随也不稀罕,但是能够做到旗鼓相当、棋逢对手就比较美妙了。

曾看到这样一条微博记忆犹新:

老子以后娶到的姑娘,一定这般大气。她能与我端坐餐厅慢酌浅斟,也能陪我蹲在街头吃拉面。她和我围炉夜话到天明,也与我背上行囊四处旅行。她能把小清新玩得超凡脱俗,也能将重口味贯彻到底。能讲究精致,亦玩味粗鄙。我们对弈烹茶,挣钱养家。江湖快意,人生过瘾,不过如此而已。

我想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这样的爱情了:

他们在七夕节对月品诗,对到高兴处,东拉西扯,随口乱说,芸笑得流泪,说话都不成声了。他们中秋节在沧浪亭观晚霞。为了陪丈夫外出游玩,芸女扮男装,同游水仙庙;

俩人瞒着家人朋友,偷偷泛舟太湖。芸娘激动地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太湖?今日一见,这一生不算白活!可怜那么多闺中女儿一辈子也见不了这番美景。”

他们在一起研习书卷、谈诗论词、充满了小情趣。就算是住在乡下农家小院,也能苦中作乐。情投意合,夫唱妇随,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很少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见到如陈芸这样的女子。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有多少如芸一般的可爱女子成为沧海遗珠?又有几人能遇到像沈复这样深情坦诚的夫君呢?

冷暖相随、悲欢同泪

如果说顺境中的爱情犹如镜花水月,那么共同历经坎坷磨难后还相爱如初,那才是爱情的伟大之处。

芸娘出身贫寒,虽然嫁给沈复,但是仍然保留以前的饮食习惯,她喜欢吃腐乳和卤瓜,这两样都有点臭味,沈复自然不爱吃,并且打趣说芸娘是狗和屎壳郎,芸娘笑着回击,说自己已经做狗很多年了就委屈夫君也做一回,说着硬塞给沈复一块卤瓜,沈复捏着鼻子吃了。

这一吃居然他也喜欢上了这种味道,从此,无论是腐乳还是卤瓜两个人都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芸娘最可贵之处还在于她风雅感性之后的缄默沉静。她在一个并不那么良好,除了丈夫的疼爱之外没有什么长处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默默承担了很多,还能过出安贫乐道的闲雅,实属难能可贵。

《坎坷记愁》里,给丈夫和公公纳妾没有考虑周全,触怒了婆婆,被赶出家门,沈复没有放弃陈芸,相反却一起离开。他们举目无亲,投靠亲友,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这样的囧况,芸娘却能心思巧妙,她把茶叶放置在荷花上次日拿下来煮茶给沈复喝。芸不会因为境遇的改变而不讲究生活,日子在她的心间、指尖依然充满诗意,流光欢喜。

所谓爱到深处无怨尤。在最艰难的日子里,芸娘时刻忍着病痛宽慰沈复,没有埋怨一句,沈复同样耐着贫苦靠典当度日。可惜芸娘没有等到一切都安定下来步入正轨就离世了。她临终的遗言里说: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常言道:“浮生如梦,为欢几何。”读完《浮生六记》,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在平凡的日常里,活出生活的精彩,将柴米油盐的日子,过成了春花秋月的向往,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这部作品中记录的虽然是生活的点滴细节,但却真挚细腻。因为真实,所以感人。随处都是生活的智慧,生活的风雅。我刚读完作品,心情平静而温暖,我记得当时在首页上写下的一句话:

曾经也想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现在只想闲时与你立黄昏,笑问灶前粥可温。曾经想要找个人一起制造浪漫,但是漫漫人生路,两个人更需要的是一起抵抗平凡!

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宁愿疯癫      如果你觉得人生道阻且长,我陪你野蛮生长!

相关文章

  • 《浮生六记》据说胡歌的理想型是芸娘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娱乐界的黄金单身汉胡歌,在一期节目里,他向观众推荐了一本《浮生六记》。他说:“平时我们在读成功...

  • 《浮生六记》赏析之二---嫁夫莫选沈三郎

    据说,林语堂之女林太乙说过这样一句话,“父亲的理想女人是《浮生六记》的芸娘。他爱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爱她的憨性...

  • “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

    腊八,想起了《浮生六记》里的话。 《浮生六记》是晚清才子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绝美情书。芸娘是从书卷里走出来的女孩...

  • 但期合意

    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 ——《浮生六记》沈复 看完浮生六记,我还是爱芸娘的。沈复和芸娘的感情里,一路有芸...

  • 芸娘

    读罢《浮生六记》,才知道林语堂口中的芸娘才是这世界上最理想之女子之意义

  • 芸娘的苦与乐

    芸娘的苦与乐 读《浮生六记》 ...

  • 《浮生六记》

    看过《浮生六记》,我感动于芸娘和沈复的爱。 芸娘的聪慧、美丽、勤劳,我是望尘莫及的,芸娘又不同于一般的旧式女子,她...

  • 芸娘叹

    读《浮生六记》,诚为芸娘叹兮。 自《浮生六记》出,文人皆羡沈三白有此妻。所羡者,不过是因为芸娘为丈夫觅...

  • 芸娘二三事

    林语堂说,芸娘是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芸娘性情憨直,活泼有趣,她的事迹,是由其丈夫沈复作品《浮生六记》,而记录下...

  • 2019-06-16 浮生若梦,情爱是恩典

    起初看沈复的《浮生六记》是因为芸娘,在一些谈及古时可爱的女子一类的文章中,总有人提及到芸娘,芸娘啊,爱吃腐乳,懂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生六记》据说胡歌的理想型是芸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nt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