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20日。
看书乏了,打开电视来看,刚好看到《中国好声音》导师汪峰和李克勤的对决,最后李克勤胜。
虽然比赛里有较多的原创歌曲,但质量上其实都不算太好。有选手把演唱当作情绪的发泄和释放;有些明明是民谣风格却执意加入着不知所以的rap,还美其名曰风格;还有的歌词缺少必要的推敲,却一味地解释为小众,怎可用标签掩盖歌词的荒芜?
看完节目,想起了李健,这个两届《好声音》的冠军导师。如若他在又会怎样的点评呢?好的音乐里必定也包含着情绪,但如果一味地拿歌曲来发泄,这必定会降低歌曲的档次。对于歌曲情绪的处理,李健曾说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对待音乐,首先要有这样的一份敬重,其次才是如何诠释或表达。没有李健的《好声音》,总是缺少了一种文化视感,导师对原创歌曲的态度,看似包容多样,实则缺少了音乐中必要的情绪的正确呈现与有所隐藏。要知道观众是来欣赏音乐的,不是来看你发泄的。太过情绪化的歌曲本身就不会成为很好的音乐,因为缺少了美感。
李健有张专辑就叫《音乐傲骨》,一向多很欣赏他这样的音乐情怀。在今年的《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廖昌永说他的歌是音乐界的一股清流。
李健,被人们称为音乐诗人。他的被别人比喻为纯净水,纯净透明,无色无味。在各种各样的饮料面前,我们口渴时,最需要的是一瓶纯净水。李健的歌,古典,质朴,悠远,简约。譬如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奇》。他的歌声清澈,空灵,文艺气息浓厚,辨识度高。
网友说,
2016年12月的一个周末,去深圳湾体育中心看了一场李健的演唱会,印象很深的一点是他唱完了最后一首歌,观众们还是不愿意离去。对于这场演唱会,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来点评十分恰当。特别是歌曲《当你老了》中间这段钢琴和小提琴的对话,让人深深地陶醉在里面。
这么多年来,一直喜欢李健的歌,室友说我始终如一。我说,李健的歌,都是娓娓道来的款款深情。
也有人评价之缺少激情,我想说的是,并非歇斯底里、呐喊、怒吼就是激情,深情也是一种内敛式的激情,这种激情不动声色,平和含蓄,节制却也不乏力量感。这是更高层次的表达方式和内涵审美。
《音乐傲骨》是李健很重要的一张专辑,而他也因此获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奖。艺术大师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虽然音乐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但其品味却有高低之分,立意有高下之别。
人生是一场远行,文化视野的狭窄,很有可能是事业的上限。要想打破天花板,需要开阔心胸,志存高远,用文化底蕴润泽心灵,走向原野,走出地平线。
由音乐我想到了学校里的事情,教师立德树人,先得要求自己德才兼备。课堂上教师的呈现也同样的有立意高下之别,譬如有的教师对学生颐指气使、居高临下,有的教师平和谦虚,让人如沐春风。吴非说,教育无小事。我们都要有这样的理念,任何的语言、动作都要是正确的表达,合理的呈现。
202109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