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想起儿时淘气被哑鞭咬手的事,不但觉得可笑,而且这手好像还有疼的记忆,仍然有疼得要哭的感觉。
我生在边远的山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就是从大年三十晚上到正月十五晚上。大年三十晚上,放鞭炮是各家很重要很热闹的一件事情,谁家放的鞭炮多,响声大,谁家就是叫得响有炫耀的资本,这是表象。其真实的用意是用鞭炮声驱散一年的晦气穷气,赶走隐匿的妖魔鬼怪,企盼明年过上平安幸福的好日子。
可是,在我家放鞭炮是绝对禁忌的。
三十晚上,不仅是三十晚上,一年又一年,父母从来都没有买过鞭炮。三十晚上,不仅不放鞭炮,还不让我们出屋门。说心里话,既使是父母允许我们出院子,如果没有大人的带领,我们是没有胆量出去的。你想,那时各家屋内点的是煤油灯(或者是蜡烛),发出的那点昏黄的光,连屋内都照不亮,窗户没有玻璃,糊的是纸,那点微光很难透到外面,院子都是黑黑的,何况是街上了,没有月亮的夜晚,那就是伸手不见五指。我和弟弟妹妹们只能站在炕上隔着窗户听叮叮咚咚、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看鞭炮划过夜空的痕迹。
我偷偷地问过妈妈,为什么咱们家不放鞭炮?妈妈用手指点了我脑门一下,回过头往里屋看了看,然后小声对我说:“还没有你时,你爸放鞭炮把院内柴垛引着火了,险些把房子烧了,从那以后,发誓再也不放鞭炮。”
说来也怪,三十晚上,我还真做了一个特别吓人的梦,梦见邻居放鞭炮把我家柴垛烧着了,闹得我后半夜没睡好觉。
正月初一早晨,邻居家的鞭炮响了,说明他们家的饺子已经煮好了。我和弟弟着急忙慌地吃了几个饺子就往外跑,为了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临出门时,我顺手将锅台上的半盒火柴揣在兜里。
邻居家的孩子出来了,他们各自讲述着三十晚上放鞭炮的乐趣。有的孩子用手比划着,嘴上配着音,按现在的话说,他就像个滑稽演员。我和弟弟听得可入神了,太羡慕他们了,甚至把他们都当成了英雄。
我偷拿火柴出来的目的,就是想拣哑巴鞭炮玩。我叫停了小朋友们的炫耀,主张去翻炮纸堆。大家高兴得一呼百应,开始跑着,追逐着去找目标。我和弟弟没有经验,不熟悉也不知道怎么去找。邻居家的孩子专门拣带药捻的鞭,拣了足有一大把。而我和弟弟只是拣了几个没有药捻的哑鞭。
在往回走的路上,邻居家的孩子边走边放,他一点都不害怕。只见他一只手捏着一个小鞭的腰,另一支手拿着燃着的香火往小鞭药捻上一触,看见冒烟并发出“哧哧”声后往外一扔,只听见“啪”的一声,小鞭炸得粉碎。我和弟弟吓得离开远远的。
邻居家的孩子把拣的小鞭都放完了,要求我放。我拿着没有药捻的小鞭,翻过来,掉过去的看,“这也没有法点火呀?”我像在问又像自言自语。
邻居家的孩子说:“你可真笨!把那个小鞭从中间一折,往露出的黑药面上点火放烟花玩。”
我照邻居家孩子的说法去做,把折断的鞭身夹在墙缝上,黑药面朝外,我划着火柴试探着去点,火柴还没等接触上药面手就缩了回来,我哆哆嗦嗦的连划三根火柴烧了两次手也没点着小鞭。邻居家的孩子边嘲笑边投放“笨蛋”“废物”“无能”的炮弹,我心急如焚之下,这次可点着药面了,只能“哧”的一声,喷出带烟的一股火苗,我“哎呀”一声,手指被“咬”着了,真是手指连心,疼得我捂着手指直跺脚,呆会儿松开手一看,右手食指最严重,肿得像一截粗蜡烛,指尖黑黑的,我含着眼泪没敢哭出声来,因为回家还有一关没法交待呀!
还好,回家妈妈看到我的手指伤成这个样子也没在深说什么。只不过我右手拿筷子吃饭成了问题,没办法,自己惹的祸自己受着呗,谁让自己那么笨呢,为什么不向邻居家的孩子学习,用燃着的香火去点火呢!
禁忌放鞭炮的事儿,我没有听父亲的话。我的儿子和孙子都放鞭炮,采取的安全措施相当到位,放鞭炮用整根香火去点,还专门制作了放“二踢脚”的支架,既不伤人也不害己。
我教育我的子孙,做什么事情既要胆大又要心细。实践出真知。失败了不可怕,要总结经验教训,跌倒爬起,直至成功为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