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这个问题近几天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原因当然是我想做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在毕业后依然能记住的老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宽泛的,没有统一结论的,可是我自身的特点却是固定的。所以我只能跳出来反观自己,检讨自己。
性情中人当然是好的,学生需要看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和他们一样有自己喜怒哀乐的人。这点上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不错的。刚上班时想把自己最坚强最厉害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以为这样学生就会怕你,从而听你的话等等。这种方法固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身处复杂社会环境的学生来说,有时候不一定能凑效。况且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是学生与老师关系的副产品,另外,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老师还是应该注重和学生的关系,毕竟谁都希望处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更何况作为班主任,直接是影响班级整体氛围的晴雨表。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也开始有意注意。我曾经认为,把学生当作自己心心念念的恋人一样去对待,就不会轻易在学生面前发脾气,也会刻意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生与老师之间也保持有一定的神秘感,这无形中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可是,我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说话不经过大脑,在这种随意的态度下很可能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而作为教师的身份说这样的话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是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当然不仅仅体现在与学生交往的时候,在与同事交往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尴尬时而发生。第二点是缺乏共情能力,不知道这种能力的缺乏是怎么导致的,可是现在由此引起的问题却日益突出,直接导致沟通时的困难和障碍,也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的成败。是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冷漠的人呢?想到这里就觉得后怕,我居然是个冷漠的人!一个冷漠的人怎么可能当好一个人民教师呢!
其次,学生活动。虽然自己有时候也会突发奇想一些活动,但是具体怎么组织,如何才能让活动效果发挥到最大,这些问题我却鲜少注意,以至于活动虽然有,但效果并不是足够理想,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价值判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教师的语言。一方面是上课时教师的原因,是否能体现专业素养,是否能有条不紊,是否能让学生感受到听老师上课哪怕什么也听不懂也是一种享受?可是我的语言太啰嗦,经常的情况还是词不达意,反复表达却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完全靠意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形象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那就是与学生的日常沟通,教师要有语言表达的艺术,才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和作用。这些自己的短板,如果日常注意的话能一步步的慢慢改善。
用心的去雕刻自己吧!你会收到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