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小许打电话给我,他毕业后便回到了老家,过起了让我羡慕的生活。我打趣他,是否发福的很厉害了?最近生活如何?未曾想,说起现在的生活,他沉默了许久。说,好像还可以,说不出什么不好,就是觉得没意思。
“没意思……”我愣了一下,收了欢脱的情绪,尝试着去感受那种没意思的感觉,并努力的回忆自己曾经觉得“没意思”的时刻。
感觉的到,小许目前的状态并不好,看似幸福的背后,却是深深地无力感,是人生动力的丧失。这种感觉,让我想到被温水煮了的青蛙。
这“没意思”,是活着却感觉不到活着的滋味;这“没意思”,是行尸走肉的无奈。
回忆过往,我的生活中也曾出现过“没意思”这样的感觉。那是读中学的时候,除了每天必须学习的课业,无法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心里似乎有着若隐若现的梦想,但总觉得这是无法实现的。因而常常觉得“没意思”。
那么,该如何走出这种“没意思”的状态,重新掌控生命的动力呢?
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伊提出了“心流”的说法。
“心流”这个概念由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2004年提出,指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的某件事情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从而体验到的一种幸福的精神状态。
奇克森特米哈伊将人们进入“心流”时的状态描述为:你感觉自己完全在为这件事情努力,自己也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你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都被发挥到极致。
具体来说,就是7个方面:完全沉浸、感到狂喜、内心清晰、力所能及、平静感、时光飞逝以及内在动力。
为了避免“没意思”,达到心流的状态,有3个方法可以参考。
一是尝试更多的事情。只有通过实践去尝试做一件事,你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对它的感受。靠想象、分析和测试都不能真正帮你做到这一点。
二是对“挑战”与“技能”做评估、调整。当你发现一件事情充满挑战,而自己却技能不足时,应当及时学习新的技能以应对挑战;相反,当一件事情挑战不足时,适当地增加难度,也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入心流状态。
三是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并主动寻找反馈。目标越明确时,人们对于自己能否胜任就越有把握,也越能够专注地努力。而寻找反馈,则能够帮助人们根据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避免因为反复碰壁,消耗了热情和精力。
以上,避免了“没意思”,也避免行尸走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