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睡不着
明明可以睡,但我就是不睡;不仅没想过早睡,而且偏好晚睡;其实可以不晚睡,但我偏不——晚睡强迫症真是凝聚了当代人的各种作。
白天属于别人,夜晚才属于自己。
甘愿做“养生朋克”,一边在意健康未来,一边趁着年轻放纵作死;与早睡的自我约束作不计疲惫的强行对抗。
习惯性熬夜的结果是晚上不睡、睡不好、早上不起、身体不适、精神不振;胖、丑、虚、钝,外加脱发。
到最后,开始失眠,严重的长期靠药物辅助治疗!
02 拖延症
拖延症,当代绝症之一——一种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
拖延的起因可能是任务过难过繁,可能是虚幻的“伪完美主义”,可能是避重就轻的心理惯性。
无论如何,前期拖延成功是很愉悦的体验——又可以摸一天鱼啦!我们今天去哪儿玩呀?
但是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变成恐慌。
心受挫、身受损、再拖延、再出恶果、再遭差评,恶性循环。
最顽固的拖延症一般是精神疾病,伤身、伤人、伤感情、致脱发,得治。一时拖延一时爽,“一直拖延火葬场”。拖延致秃,不可不防。
03 社恐
社交恐惧症,亦称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
不过当代青年,其“症状”远远称不上病态,“社恐”只是他们的一个自我标签,代表着一种自嘲、一点傲娇以及一丝反抗情绪。
社交恐惧症患者最怕的就是参加公司聚会。
“被社交”让人疲惫,也带来压力和焦虑感,于是一部分年轻人选择自闭,尽量缩小存在感:下班屏蔽工作群、不看朋友圈,可以的话甚至不用任何社交工具,以此拒绝真实社交和互联网社交的双重夹击。
04 空心病
价值观若是陷落,人生则无意义。心里空了,世界便崩了。
当代青年终究难以逃离世界给予的种种拷问,于是无所谓圆梦,因为梦都太远;无所谓无聊,因为无聊乃是人生常态;无所谓对错,因为你我他认定的对错标准并不相同且无从统一;无所谓劝诫,因为你丝毫不懂我的苦楚;无所谓活着,便无所谓死去;无所谓死去,便无所谓端着手机顶着心悸扛着头痛和眼涩的不适直到天明。
05 过劳肥
工作让人快乐,加班让人肥胖。
据说,工作三年后是“过劳肥”的高发期。而与过劳肥相伴相生的,除了“过劳衰”,还有“体检恐惧症”——对自身健康状况感到焦虑却无力解决,唯有当鸵鸟,对此视而不见。
06 初老症
所谓“初老症”“前中年危机”,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年轻人提前进入了本该是中年人才有的状态——生理上表现为发际线后移、胶原蛋白流失、比实际年龄显老,心理上则表现为保守、失去梦想、不思进取。
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网友不认为90后算中年人,但同意90后遭遇“中年危机”的说法。
在描述90后中年危机时频频被引用:“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