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军训生活
我们那个时候的中小学是没有军训的,大学的军训稍稍弥补了我们不能参军的缺憾,对于走进成年、急需要锤炼意志的我们也是最及时的了。况且据说我们参加一个月的军训就可以成为预备役军官,当战争到来之际,我们就可以响应国家号召,戎装上阵、为国效力、驰骋疆场了!
我们是在校内进行的军训,据说北大的学子要用一年时间到部队训练呢!我们中文八七级军训的主要场地就在学校西边的操场里,豫北的秋阳那些日子就天天照在我们青春的脸上,我才不怕晒黑呢!咱本来就不白。
我们的军训内容自然比现在中学的军训丰富,现在的中学几天军训只是站军姿、齐步行进、最多来两手军体拳。我们那是还有匍匐前进,装卸子弹的操练!
站军姿也几乎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记得有一次站军姿接受军训教官班长张勇的训话,捣蛋鬼夏振华注意力转移到了从操场边走过的男男女女身上,还用他那浓重的光山口音跟我嘀咕了两句,我也忍不住回了他两句。结果被同样个子矮小但目光犀利的张勇发现,我们无可辩驳,被喝令出列,额外罚站了半个小时!
其实我觉得站军姿特自豪,能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让自己的灵魂都变得更加纯洁高尚。所以即便是到了现在,每当国歌响起、国旗飘扬的时候,我总是站得笔直,有一种想要向国旗行军礼的冲动。
走正步也是我最喜欢的科目,那坚强有力的摆臂,那挺起的胸膛,那绷直了双腿,那坚毅的眼神,那高度集中的神经,那雄壮嘹亮的号令,无不展示着军人的威武,男子汉的雄风!(现在忽然诧异,女生这样练出来是不是就不温柔了,更难惹了呢?)
喜欢走正步也源于我三哥曾经参与了1984年建国三十五周年的阅兵。当时我三哥所在的石家庄陆军军官学校组成了一个步兵方阵,威武地从天安门前经过,接受邓小平和全国人民的检阅!电视上虽然无法看清我三哥的面容,但他们学校阅兵方阵的集体合照挂在我家堂屋的墙上,成为了我们全家的骄傲!
毕业之后,每当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如果有操练,我就用我的粗犷的喉咙教学生高喊“一、二、三、四”,有时我觉得我一个人的声音可以盖过他们一个班级的声音呢!现在的孩子啊!
我们军训的服装真的是结实耐穿,匍匐训练好几天也没有磨破。匍匐训练让我时时想起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自己就是董存瑞,冒着枪林弹雨,向着敌人的碉堡奋进!
装卸子弹环节我仿佛有点笨拙,难道这是天生的?我用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费了班长更多的口舌才学会,才熟练!
模拟射击训练好几天,让我感到枯燥,就这样瞄阿瞄,一瞄就是老半天。什么三点一线,这个没有什么难的!只是长久地就这么端着沉重的步枪,肩头胳膊都变得生疼!为什么要训练这个笨重的步枪呢?指挥官的手枪多潇洒,一次挥手,一个眼神,一颗子弹飞出,敌人应声倒下!冲锋枪多爽快,哒哒哒,哒哒哒,一梭子一梭子子弹过后,敌人整片整片地倒下,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军歌嘹亮,个子和我们一样矮小的张勇班长声音都有些嘶哑,但依然透着力量和雄壮。爱表现的我也当是合唱的生力军!“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歌声中我们仿佛汇成了一股股洪流,“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我们分明是钢铁洪流,在我们震天的军歌声里,我们挺起了民族的脊梁,法西斯蒂落荒而逃,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期待已久的实弹射击终于来到,我们也终于到了部队的射击场里!我们被严厉告知,要按照规定定位定向,绝对禁止枪口对人,哪怕是空枪!仿佛在射击时,有个持枪的军人就站在身边监视着自己,生怕我那根神经错乱,拿枪对准了自己的同学!
我们每人先给五发子弹练习,一发一发,也记不起结果怎样,只感觉气氛很严肃、很凝重!
真正的测试开始了,我感到自己的近视镜已经度数不够,慷慨的张喆同学在自己测完后把那变色近视眼镜借给了我!九环!九环!九环!十环!?五发子弹过后我的成绩出来了三十七环?怎么回事儿?原来最后一发脱靶了,是否打在了别人的靶上?取下眼镜一看,妈呀!右眼镜片正中间直直的裂了一道缝!后来我要赔张喆同学10元钱,张喆同学说什么也不要。(10元够么?那么高档的眼镜!)印象中陶宏同学那次打了五十环,又奖励了五发!真厉害!谁说女子不如男!
“多情自古伤离别”,军训就这样结束了,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和两位男生百无聊赖地在篮球场做投篮练习!我最怕参与送别的活动了,尤其是那些女生甚至一些男生总是在送别的时候哭哭啼啼,我一看就很心酸。她(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还能讲出话?真是可笑!我才不去呢!想象我们的父母亲友师长培养教育了我们那么多年,在分别的时候竟然听不到一声谢谢,感受不到一点难分难舍的味道,而今为了给自己培训几天的教官分别就在这里哭天抹泪的,你们是演员么?我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我们的教官张勇班长旅途顺利,生活幸福!也会牢记班长和师长们的教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