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特辑谈天说地芳草集
仲殊恋旧忆红尘,宝月山中描晚春|宋词佳作欣赏(26)

仲殊恋旧忆红尘,宝月山中描晚春|宋词佳作欣赏(26)

作者: 三峡孬张 | 来源:发表于2023-06-19 13:10 被阅读0次
仲殊画像

仲殊,北宋僧人、字师利,安州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与苏轼交往甚密。有词1卷,名《宝月集》。

山水人家

南柯子

十里青山远,

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

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

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

那人家?

【注】南柯子:又名《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潮平:指潮落。怨年华:此指鸟儿哀叹年光易逝。凄凉时候:指天各一方的凄凉的日子。白露:露水 。收:消除。残月,一作“残暑”,指余热。散:一作“衬”,送。年时沽酒:去年买酒。那人家:那个人么?指作者自己。家在此处乃语尾助词。

又是凄凉时候

这首词通篇写景,抒发词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之情。十里青山,数声鸟啼,残月白露,清风晓霞,有声有色地表现了江南的夏季景色。词中上、下片的结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全词清新雅洁,优美柔和,饶有趣味。

烟雨江南

诉衷情

(宝月山作)

清波门外拥轻衣。

杨花相送飞。

西湖又还春晚,

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

小帘帏。

晚初归。

钟声已过,

篆香才点,

月到门时。

【注】诉衷情:唐教坊曲名。唐温庭筠取《离骚》诗句“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本为情词,后作一般抒情用。后人又更名《桃花水》、《画楼空》、《步花间》、《偶相逢》、《试周郎》等。宝月山:在杭州城外,与清波门相近。清波门:在杭州西南,靠近西湖,为游赏佳处。拥轻衣:指穿着薄薄的春装。杨花:即柳絮。帘帏:即帘帐。钟声:撞钟击鼓,为佛门早晚必行的功课。篆香:状似篆文字形的盘香。

三潭印月

此词乃暮春即兴之作,时仲殊在杭州吴山上的宝月寺为僧。一个缁衣白足的诗僧,徜徉湖边山脚的花径上,周围是缤纷的花雨,耳边是纷乱的莺声,组成一幅惬意的游春图景。词的上片,作者将春色之丽写得荡人心魂,美不胜收。下起三句,点出寺宇阒寂、僧寮清幽的场景,而用一“归”字与前片关合,以实现这一场景的转换。曰“闲”,曰“小”,曰“初”,皆涉笔轻灵,雅称其题。结句以钟声、篆香和月色,三个有时间特征的景物来加以刻画,禅意悠然。

相关文章

  • 仲殊的诗文全集

    仲殊的诗文全集 背诵 诉衷情 宝月山作 宋代: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闲院宇,...

  • 王仲元感怀逆旅,描春雪梦幻西湖|元曲佳作欣赏(55)

    王仲元,杭州人。与钟嗣成交情甚厚。著有杂剧《袁盎却坐》、《于公高门》、《私下三关》。明初贾仲明在增补《录鬼簿》中的...

  • 七绝·月

    异乡遥看思桑梓 眷侣离分可寄情 秋仲重圆承喜悦 红尘阅尽只殊名

  • 宋词的与现代流行歌的相似之处

    读了张仲谋先生的《宋词欣赏教程》中关于体制和格律的部分,觉得宋词与现代流行音乐颇有相似之处,于是结合书中内容做以下...

  • 山中忆乡四首——绝句、古风

    古风 山中忆乡四首(一) 西京父母寄书传, 山中两载未出川。 昔日少年不觉老, 满面红尘已多年。 ——20...

  • 忆金陵

    饮马青山忆金陵, 一笔描月画人间。 晚风拂面寂寥天, 乌衣巷里桂花年。 青衣玉容红尘客, 金叶细柳随风游。 曲终唱...

  • 鹊桥仙、戏赠倚天双刀师太

    峨眉剑舞,倚天寒碧,山月一时清皎。 青灯枯坐是何年,忆金顶,烟云缥缈。 京畿回望,红尘杳杳,利禄功名萦绕。 山中石...

  • 山中描清秋

    ——卓夫文暄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作为过来人,教授鼓励中年在读研的学生 颈椎病压迫神经导致手臂...

  • 十月十五日 周一

    今日佳作欣赏

  • 佳作欣赏

    最新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周大新)》,是一部关切老龄化社会庞大人群的现实版佳作。《文汇报》刊登作者写的《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仲殊恋旧忆红尘,宝月山中描晚春|宋词佳作欣赏(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wl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