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的会议习惯见闻

作者: 曲军日本见闻录 | 来源:发表于2018-11-04 02:59 被阅读189次

作者:曲军

2018年11月4日 于东京

3.1 会议习惯

通过参加一些日本企业的会议,我观察并总结了一些日本企业员工的会议习惯。为了便于中日企业员工们友好交流并理解借鉴,列举如下,仅供参考。

1, 提前到场

参加重要会议之前,尽可能提前到达会场周围喝杯咖啡。

我所熟知的一些日本企业员工,一般会提前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提前到达会场周围的咖啡厅,喝杯咖啡轻松一下。这种习惯,不仅可以避免会议迟到现象,而且也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整理一下将要会谈的内容。如果已经提前准备充分,也可以在会谈之前,轻松地看一会儿报纸杂志,或者上网看看新闻以及收看一下邮件。

关于以下图片,是我与同一审计团队的几位日本人同事,从东京坐电车来到神奈川县内一个小工业区,提前半小时到达约定集合地点后,喝杯咖啡放松一下的情景留念。关于这种会议习惯,我查阅了一些礼仪书籍,但是没有发现相关内容介绍。据一些日本企业员工解释,如果是去参加重要的会议,他们也有这种习惯提前去会场周围喝杯咖啡。他们说,自己企业的员工培训教材里没有相关内容介绍,这是向自己先辈们学习模仿的会议习惯。

日本企业的会议习惯见闻

2,闲聊几句

在正式会谈之前,会议参加者们一般会互相闲聊几分钟。

当然,如果是正式的严肃会议,则不适合这种闲聊方式。据我观察,大部分日本企业员工,习惯在正式进入会谈之前,闲聊几句当天的天气,或者当天的热门社会话题。据说,这样是为了借此缓和一下会议气氛,彼此轻松一下心情。精神放松以后,先深呼吸一口气,观察一下会场气氛,寻找合适的话题转换时机,轻松自然地进入会谈主题。在日本,无论是何种会谈场合,能够读懂会场气氛,也就是所谓的“读懂空气”。这不仅是一种个人素养表现,而且也是一种职业技能。

3,保持微笑

商务会谈中,始终克制保持着微笑的姿态。

即使有时候会谈的结果很糟糕,商务会谈结束后,也尽力保持着微笑的姿态告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微笑的表情,不一定意味着高兴的心态。虽然,我观察到,有一些日本企业人士,会议前后以及饭局前后,始终保持着微笑。但是,我也感到,这种微笑,有时候是表情僵硬的。据说,有的日本企业的礼仪培训资料内,要求每一位新入职员工,通过接受培训后,必须做到,每当自己表达微笑表情时,自己的眼神,眼角,眉毛,嘴唇,牙齿,手势,心态,也必须同时是微笑的。有的日本企业人士解释,微笑着工作,不仅是一种职业修养与礼仪要求,而且也是一种心理减压的方式。

4,沉默是金

商务会谈中,信奉沉默是金。

所谓沉默,即争取不率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保持冷静心态,对自己的真正想法深藏不露。很多日本人深信,认为这样的话,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想法,不被对方窥探。记得有的日本企业员工,在介绍其商务谈判经验时,重点强调的要点是,与对方会谈时,必须坚持“三决不”原则。即,决不首先打破沉默,决不首先开始发表意见,决不打断对方发表意见。日本企业之间进行商务商会谈时,在关键决策阶段,有时候,会出现会谈双方在暗自比赛,“看谁沉默到最后”的比赛现象。我也记得有一次,几位日本企业的高管们在某次中日企业商务会谈后,评价参与会谈的中国企业的某位高管非常优秀,问其理由,答曰“善于沉默”。

5,后发制人

商务会谈中,先去读心,然后寻机后发制人。

在日本,作为最基本的商务会谈礼仪,要求参会人员,从始至终耐心倾听对方陈述意见,决不要轻易打断对方发言。据我观察,有一些日本企业的资深员工,善于倾听对方的发言内容以后,再结合自己的预案,适度调整自己预定的发言内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双方达成协议或者正式签订合同之前,有一些日本企业员工观察多言论少,但是,如果是在协议或者合同签订生效之后,他们会把双方应履行的义务以及条约内容反反复复地研究清楚,仔仔细细地陈述意见。

关于以下图片,是我拍摄的一次在东京某体育馆内举办的剑道比赛场景。很多日本人练习剑道,与其说是练习护身之术,不如说是为了锻炼心性。很多日本企业员工学习剑道,与其说是学习剑术,不如说是为了学会“读心”之术。

日本企业的会议习惯见闻

6,以心传心

商务会谈中,尽量追求“以心传心”的沟通气氛。

会谈时,一般以比较委婉的方式或者间接方式,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往往频繁使用“是吗”,“虽然”,“可是”,“ 但是”,“对不起”等词汇。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在此类词汇的后面。有时候,故意不把附和或者转折词汇后面的话说出口,让会谈对方自己去体会。其实,是希望彼此能够心领神会地,理解核心关键问题。

7,表达暧昧

商务会谈中,一般都表达委婉暧昧。

决不轻易对任何事物直接作出是非判断。拒绝对方提出的要求或者请求时,在语言表达上一般不直截了当,表现出态度委婉暧昧。例如,日本人一般会使用“我们再考虑一下”以及“我们再研究一下”等类似的言辞,表示婉言拒绝或者委婉否定;有时候会采取拖延不予以答复的方式,间接表示不满或者抗议。如果多次会谈结束后,日本企业员工仍然会使用婉转之类的言辞答复,或者拖延不予以答复的话,基本上可以认为,会谈双方的谈判余地已经没有多少。

8,留有退路

商务会谈中,时刻注意留有退路。

在协商解决疑难问题或者指责对方某些做法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一种欲言却止的表情。这是为了给对方保留面子,也为了给自己留出一些退路。每次商务会谈结束之后,即使结局非常糟糕,也会很有礼貌地表达“非常感谢”之类的谢意。但是,这往往并不意味着真正地在感谢。很多情况下,感谢一词,只不过是一种商务礼仪而已。买卖不成仁义在,关于这一点,中日商务习惯是共通的。不过,即使会谈双方之间发生了重大经济纠纷,日本企业商务人士也不轻言打官司,也不轻易发表聘请律师的想法。当然,也没有听说过当场当面向会谈对方明确表示,打算起诉对方之类的言谈。关于这一点,中日商务习惯其实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9,跨三退一

商务会谈中,谋求“跨三退一”策略。

为了尽快获得满意的会谈结果,有的日本人会在合适的时机,向对方积极传递自己愿意立即妥协让步的想法。不过,据说有时候采取的所谓妥协让步,实际上是事先预谋的“跨三退一”策略(突击跨出三步,主动退回一步的谋略)。例如,协商索赔金额的时候,如果事先计划确定,自己可以接受的赔偿底线是1万美元,那么在初步协商会谈时,首先向对方要求索赔3万美元。之后,在基本摸透了协商对方的底线时,主动表示,自己可以考虑妥协让步。但同时强调,自己可以接受的赔偿底线是2万美元。

10,集体决策

商务会谈中,奉行集体决策。

如果是涉及重大经营决策的会谈事项,有一些日本企业通过制定《经营决策事项审批权限条例》之类的规章制度,规定企业的任何经营管理者没有单独裁决权,必须履行集体决策程序。因此,除了一些作为大股东绝对控股的日本企业经营者,或者是具有绝对经营权威的经营者,一般的日本企业经营者,在会谈中通常很难自己拍板决定重大会谈事项。有时候在会谈时,这些经营者即使当场做出了个人决定,这种决定最终也可能会无法成为该企业的正式决定。

11,会场礼仪

会场清理时,保持良好的会议礼仪。

如果会议组织者没有安排专门的会务人员负责清理会场,日本企业的员工们会很自觉地,齐心协力把会场打扫干净。据我观察,所有使用过的用具,都会按照要求恢复原位并摆放整齐。然后大家会很有礼貌地互相鞠躬,表达“您辛苦了”之类的谢意。经过与一些日本企业员工们的沟通交流,我领悟到,日本企业员工们的一些良好的会议礼仪,至少应与下述几点原因密切相关:

原因之一:从小接受礼仪就是规矩的观念意识。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日本人从小就接受具体的礼仪行为教育,每天互相鞠躬・问候・致谢。日本人从保育院和幼稚园时期,就被教育知道,礼仪就是规矩,不遵守规矩就是失礼,没有礼仪就会被孤立,甚至被欺辱。日本人至今仍然遵守的很多礼仪规矩,是以前从中国传到日本的。

原因之二:在学校接受严格的团队精神教育。

很多日本中小学校,要求学生身穿统一校服,身背统一品牌的书包,在学校一起吃午餐,强调集体观念,淡化个人特性,目的是借此强化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团队精神教育方式也会导致某些负面影响,例如,大多数日本企业员工在工作中,一般不敢冒尖,通常缺少个性;宁可集体犯错,甚至集体犯罪,而不愿意单独行动,更不愿意冒险承担个人责任,等等。

原因之三:踏入社会后接受职场礼仪培训。

很多日本企业,针对新聘用的员工有着严格的社内培训制度。而且,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包括一些商业礼仪和商业信息保密方面的培训;另外,在日本的书店里,关于职场礼仪培训方面的书籍,也有很多版本,多达几十种。有的新员工,自己会自费从中选购一本或几本,认真自学阅读。

12,会议禁忌

除了会场礼仪,会议中应严格注意一些会议禁忌事项。

根据我在一些日本企业的会议现场观察,可以列举以下一些日本企业员工们注意的一些会议禁忌事项,仅供参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日本,这些事项不是单纯的会议礼仪,而是会议禁忌事项。

1,不响手机(手机静音)。

2,不玩手机。

3,不乱拍照。

4,不要私语。

5,不打哈欠。

6,不抖腿脚。

7,不趴桌上。

8,不穿外套。

等等。

13,会后习惯

会议结束以后,保持良好的会后确认习惯。

根据我在一些日本企业的会议现场观察,可以列举以下一些会后习惯事例,仅供参考。

1,会后确认,使用过的茶杯和纸屑等垃圾,是否应立即打扫收拾干净;

2,会后确认,桌椅是否摆放整洁,桌椅是否应摆放回原处;

3,会后确认,窗帘是否需要整理归位;

4,会后确认,电源插头是否应归还原处;

5,会后确认,是否应关闭空调及投影仪等电源设备;

6,会后确认,是否应立即擦掉书写板上的字迹;等等。

14,会后干杯

喝酒聊天,延续会议。

把一些轻松心情的学习会以及讨论会,故意安排在傍晚时间,经常有会议结束后可以干一杯的含义。据我观察,日本企业的一些内部学习会以及讨论会,经常是被安排在傍晚时分的正常下班前后进行的。如果会议需要延续或者需要进一步总结时,有时候以外出喝酒聊天的方式,继续延续会议。顺便提示一下,在很多日本企业内部,喝酒聊天其实也是会议的一部分。对此,有一些日本企业的员工认为,积极参加喝酒聊天,也是应主动接受的职场谋生的基本常识。

15,借酒谈心

借酒谈心,缓解矛盾。

关于借酒谈心,有一些日本企业的干部培训教材内,推荐企业干部们利用包括喝酒谈心在内的面谈方式进行上下级沟通。我在日本企业现场,曾经听说过一个借酒谈心的故事。据说,某企业某部门负责人在企业内部会议上,不顾情面地批评斥责了某部下员工,会议气氛非常紧张。但是,下班之后,该部门负责人主动邀请了那位部下员工下班后一起喝酒。在居酒屋内,领导与部下借着酒劲,互相说了说心里话,互相干了一杯又一杯。当然,领导在形式上委婉地进行了自我检讨,部下也大胆地进行了解释说明,释放了自己认为的委屈。

16,目送客离

会议结束后,亲自目送客人远离会场。

据我观察,当会议结束后,日本企业几乎都会安排专人亲自目送客人远去。如果是来访客人自己徒步离开,一般会看到客人的背景离开自己视线为止。当然,客人走几步后回头向对方浅鞠躬一下或者挥挥手,有一种表示再次感谢热情接待以及珍重再见的意思。如果是来访客人乘坐出租车离开会场或者日本企业厂区,一般会看到出租车的车影离开看不到为止。当然,客人上车后应立即按照礼仪习惯摇下车窗,说声再见并低头示意感谢。因为在出租车上鞠躬不方便,说声再见并挥手道别也是一种常见的道别方式。

谢谢您的以上阅读。

备注:我连续数日认真努力地魂入此篇,终于今天定稿发布。如果您还满意并且赞赏,欢迎您给我打赏。请参见本文之后的赞赏码。这样的话,我就更有原创写作动力。感谢!

相关文章

  • 日本企业的会议习惯见闻

    作者:曲军 2018年11月4日 于东京 3.1 会议习惯 通过参加一些日本企业的会议,我观察并总结了一些日本企业...

  • 日本企业的会议习惯见闻

    作者:曲军 2018年11月4日 于 东京 2019年7月28日 追加内容(11,原因之四,原因之五) 2019年...

  • 日本企业的会议管理见闻

    作者:曲军 2018年11月4日 于东京 3.3 会议管理 会议纪律 我到日本企业参加商务会议时,对挂在会议室墙壁...

  • 日本企业的会议餐饮见闻

    作者:曲军 2018年11月4日 于东京 3. 5 会议餐饮 招待午餐 据我观察,很多日本企业向来访客人提供的招待...

  • 日本企业的会议准备见闻

    作者:曲军 2018年11月4日 于东京 3.2 会议准备 会谈清单 据我观察,有一些日本企业,如果计划参加重要的...

  • 日本企业的会议接待见闻

    作者:曲军 2018年11月4日 于东京 3. 4 会议接待 递送毛巾 在会议开始之前,给尊贵的来访客户递上热毛巾...

  • 目录

    日本企业文化现场见闻录 2007年-2019年 目录 前言..............................

  • 日本企业的涉外日程文化见闻

    作者:曲军 2018年10月31日 于东京 日本企业的涉外日程文化见闻 2. 1 涉外日程 日程预约 日本企业非常...

  • 日本企业的企业精神见闻

    作者:曲军 2018年10月28日 于东京 备注:我连续数日认真努力地魂入此篇,终于今天定稿发布。如果您还满意并且...

  • 日本企业的文件事务见闻

    作者:曲军 2018年11月9日 于东京 4.1 日本企业的文件事务见闻 防止油泥漫溢 有一些日本企业在重要的涉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本企业的会议习惯见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zl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