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变迁

作者: 大雁f | 来源:发表于2024-01-20 14:38 被阅读0次

上世纪的农耕年代,乡下人进学堂的很少,给孩子起名字大多显得没有学问。男孩差不多都叫和农具有关的名字,什么“杈把”、“扫帚”、“扬场锨”、“石滚”、“捞磨”、“大铁蛋”……给女孩子起名字也不讲究,因为在农村重男轻女,生个女孩子不当人看,起名字就更加随意,于是给女孩子起的名字有:断,满,烦,臭,多,如,杏,桃,萍等等。叫杏,桃,萍的还算好一点的家庭,像那 断,满,烦,臭,多,如字的都是烦闺女的人家。

我婆婆说,她生她大儿子的时候,祖母给大孙子起个有意思的名字,第一次起的叫“抓”,婆婆说不行。第二次老祖宗又给起的叫“挠”。我婆婆说,这起的都是啥名啊?难听死了。婆婆拜金,后来就给她大儿子起名“金元”后来又生了二儿子想起名“银元”,终归怕人家笑话,就给儿子改名“自强”。

我听了感到很可笑,这起个名字又是“抓”又是起“挠”的,要打架呀。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小子生下来显得主贵,因此做父母的给男孩起名字的时候就朝不主贵的地方起,他们的意识里就是名字起得越不好听,这个孩子越容易长大成人。他们甚至给自家的男孩起名字“尾巴”,“棒椎”,“蒺藜”,还有的叫“屙”和“尿”的。这些个家长为的就是这些男孩好养活。

在他们眼里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叫啥并不重要,没那么讲究。

人长大了,名字也随着人变大了。当一个叫“屙”的男人长大成人的时候娶个媳妇免辈(晚辈)的就得管叫“屙婶子”。叫“尿”的男人娶媳妇就得管她叫“尿嫂子”。还有那个已经老一点的“棒椎”大娘等等。

这些个不雅的名字让个有学问的人叫起来是那样拗口。再后来时间到六十七年代给孩子起名就显得进步一点了,那时正赶上文革,给男孩起的名字一般都是“文化”,“红卫”,“计划”,“卫生”等等,女孩子的名字也比那些个体字多了一些生气。有叫“素连”的,有叫“改英”的,还有叫“秀华”的、“海燕”的等等。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概是受电影、电视剧的影响,重叠字层出不穷。女孩叫“珊珊”的,叫“萌萌”的,叫“秀秀”的,叫“欣欣”的比比皆是。记得那年《渴望》热播,叫“慧芳”“亚茹”的女孩不计其数。学校里王慧芳,李慧芳,乔慧芳一个班级好几个。

我家女儿时常笑我给她起的名字土,她说她上大学时,和她的名字重复的有N个……还以为自己起的名字多高雅,原来是这般俗气。我就说,嫌名字不好听自己取,反正身份证上的名字也改不了啦。

现在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受过高等教育给孩子起名字就显得更洋气,甚至给孩子还起了外国名字。外国人在中国也起中国名字看来名字已经不分国界了。

相关文章

  • 名字的变迁

    虽说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但细细想来,我们的名字里都包含着时代的烙印。 我们老家有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名字特有代表性,...

  • 名字的变迁

    名字,是父母赐予我们的第一份礼物,是家人对于我们最深的祝福,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印记。 名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每一代...

  • 关于太原,这些被误传的地名失去了原来的美,你是否都知道呢

    对于地名的变迁,相比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比如合肥原来的名字是庐州,西安原来的名字是长安等等。虽然名字变了,但是地...

  • 名字趣谈

    名字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名字是时代发展信息进步的载体,名字寄托着上辈人殷切的希望与期盼。每个人的名字各不相同,...

  • 一些改名失败的城市

    从古至今,经过历史的变迁,有些城市的名字已经不是古代的名称。有些城市改过的名字反而感觉不如古代的名称。 西安古称长...

  • 漫谈《红楼梦》2.名字的变迁

    我们随着石兄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上。 先字面理解下这几个我们已经熟悉了的名词。大荒山,荒芜一片的山。无稽崖,又是...

  • 卡地亚珠宝|冠冕堂皇·东方故事

    卡地亚,Cartier,这个名字几乎可以贯穿现代珠宝的百年变迁。 1846年,Louis-Francois以自己名...

  • 纪录片拍摄之前如何准备?

    “穿越历史,钩沉记忆;直对现实,记录变迁;启迪智慧,引导思索。” 记录片,一个充满诱惑与魅力的名字。 ——中国纪录...

  • 信笔涂鸦,聊聊书名与题目(下)

    书名的流行变迁很有特点所循,我感觉牛掰的知名作家根本不屑于多起名字,惜字如金。作家本人的名字也许就是实力,哪怕他起...

  • 书店

    书店,最初我们获取知识的地方。随着时代变迁,书店的存在也日益尴尬。 现在只能是情怀。 不是书店,是一个书店的名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字的变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ls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