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疼痛说有趣的灵魂
如何成为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如何成为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作者: 安晓亦 | 来源:发表于2020-02-21 20:03 被阅读0次

文 | 安晓亦

已经很久了,你好像渐渐失去了对文字的敏感力和感受力。

看着格非的新书《月落荒寺》,仿佛那种讲故事的腔调和姿态离真实无比地远,你如何也无法将自己代入进去,曾经疯狂的迷恋,如今置之度外的漠然,小说终究是小说,在生活中,我们从来不会像里面的人物那般说话。

一切都是作者设计好的罢了。

有可能只是厌倦。

你总是厌倦,习以为常的一切,没有波澜的生活,看不到希望的努力。

你用了很长时间来思考,关于未来,关于爱情,关于梦想,却还是在死循环里兜圈圈。

在被你无情浪费的一百多个日夜里,昼夜颠倒地看着手机里别人的经验,以寻求些许共鸣和救赎,而属于你的标准答案一直也没有出现。

你以为你喜欢安宁,讨厌不确定,总希望未来的蓝图从一出生就被紧紧地握在手中,而你沿着设计好的道路,按部就班地向前。

只要有人能告诉你,你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就能获得你想要的一切,你一定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可是没有,没有人告诉你哪一条路是正确的,也没有人告诉你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你以为你喜欢意外,喜欢一切突如其来的激情,把寡淡如白水的生活搅得翻天覆地,每一天都生活在诗情画意里,叛逆而疯狂地一直酷下去。

然而持续的频繁的造作,终究也会腻,空虚感依然无孔不入,你又开始羡慕细水长流了。

渴望早点独立、早点工作,每天做着相同的事情,拿着相同的薪水,不用再竭尽全力、不用再焦虑,又渴望不断挑战自己,在尘世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意义。

于是总在焦灼着,期待着,破碎着,重构着,晚上翻来覆去地怀疑自己,清晨的阳光一出现,枯槁的生命又复苏了,使劲地揉揉哭肿的双眼,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大干一场”的斗志。

一直在想,却一直也想不明白,人性的千变万化,欲望的无穷无尽,生活的千疮百孔,很多东西积压在一起,发酵成一种随波逐流的逃避。

就这样吧,像所有无知无觉的人一样,快快乐乐地享受当下不好吗,既然人生毫无意义,为何不彻底地放逐,沉迷于吃喝玩乐的喜悦中,别再想那么深刻。

可是心底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抗拒,在呐喊,你不是真的喜欢这样的逸乐。

你还是想要在有限的岁月中抓住一些什么,成就一些什么,你不忍承认自己是对这个世界毫无用处的。

你仍旧固执地想在某些人,某些事上,看到自己的独特,看到你来人间一趟的价值,哪怕这价值它本来就是微不足道的。

卡夫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感情如此,梦想亦复如是,迫切与渴求往往是得到的最大障碍啊。

你多么想活得从容不迫啊。

像亦舒笔下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像《京华烟云》里意气风发的木兰和淡泊如水的莫愁,一举一动都可以尽情恣意,因为父亲的家产足可为她们撑起整片天空,尽管烽烟四起、颠沛流离。

可是你做不到。因为你知道你身后只有你自己,所有看起来耀眼的骄傲与自尊,都要靠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去支撑。

你没有殷实的家底,没有稳妥的退路,也没有可以持之以恒的依靠,一切都是未知的、茫然的,只能不断地变得更好,做得更完美,以从别人微弱的肯定与赞美中寻求一丝丝底气与认同。

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哪一点儿做不好就会被全世界抛弃。

正如格非说过的那样,现在的年轻人太急了,把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精力都用来焦虑和怀疑,你也是很急,很急迫地想要被看到、被肯定、被支持,可越是这样,却离冷静自持、从容不迫越来越远了。

想给自己多一点时间,踏实冷静地去做一件事情,不求回报、不计后果,也不为外人道,像所有不动声色的大人一样,把辛酸苦乐都埋在肚子里。

不管能不能有发光的一天,但至少,留下那么一点点存在过的痕迹,能够给那么一些些和我一样的人一点点慰藉,也挺好的。

人生很漫长,但只要有梦想,哪怕这个梦想它并不那么高大上,也不能改变世界,哪怕只是你喜欢做并且渴望一直坚持做下去的那么一件事,也许生活就会过得更加快乐一点,更加有意义一点。

哪怕这意义,只对你一个人有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成为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sh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