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散文
再不用等待,前所未有的感知社会即将到来

再不用等待,前所未有的感知社会即将到来

作者: 感知主义者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07:16 被阅读0次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五部》(144)

    感知共同体怎么运行?

    感知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有相同的运行方式,但运行机制则完全不同。感知共同体由群体式、联盟式到社会式运作,其运行方式基本相同于命运共同体,但是,促成个人结成感知共同体的推动力的是人的感知需要。当人的生存需要全部转换为感知需要的时候,人们迫切地需要有一个可供感知的环境和生活空间,这个环境和生活空间中运行的是感知逻辑、感知伦理以及感知规则。感知生活空间的存在犹如湖泊、海洋对鱼的存在意义一样,窒息于生存环境中的人们纷纷寻求和投入到感知生活中,这就是感知共同体形成和运行的必然性。

    感知共同体的运行不依赖于利益的捆绑,个人永不衰竭的感知欲望和感知需要就是无穷无尽的运行推动力。其实生命力就是感知力,生命欲望就是感知欲望,这种推动力也就是存在的力量。感知共同体在存在力量的推动下运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永动机”,它正是存在得以永恒存在的保证,也是我们人类与存在同在的保证。这之前,人类社会视个人欲望为洪水猛兽,若禁之,社会运行缺乏动力,人们的生活缺乏热情,若纵之,个人私欲泛滥成灾,社会生活混乱不堪。于是,对于个人欲望,禁不住,也放不得,人们一直苦于找不到对付的良策。这的确是两难的选择,我们一边要依赖个人欲望产生的动力来创造世界,创造财富,我们一边又不得不将创造出来的财富做管理的成本,用以约束和管理人们的欲望。其实,我们创造出来的很大一大部分财富资源,都得用到管理约束人的行为上。为人们欲望的存在做出恰当的限定和管理是十分困难的,宗教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戒除和禁绝人们的各种欲望。而人的欲望却如同堵不住的洪水,一有机会便泛滥成灾。所以,人类生存时期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归束个人的欲望,以至于不断酿成重重灾祸,让人吃尽了苦头。

    感知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管理性质,社会的主要功能从管理转变为服务。在感知伦理和道德原则中生活的人们,约束与限制已经失去了意义。首先,人已经不再有私欲,私欲的概念已经随着生命理念的丧失而消解,我们不再为自我的生命存在而活着,我们都在为获得良好的感知而生活着。而良好感知的来源绝不是自我,不是独自占有任何物质资源,良好的感知来自外部的综合条件,来自于人们共同生活的空间。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感知材料来自于外部环境和他人,我们的生活不再是一种索取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关系。

    生活已经改变为共享空间和互享关系,共享与互享不仅是一种消耗而更是一种增益,我们的感知愉悦得在这种增益性活动中实现。不在生存伦理下运行,个人欲望不再对社会和他人构成损害,相反,任何感知欲的体现,都是社会活力和生活情趣的表达,都是有益的行为。感知伦理逻辑下的个人欲望不会受到任何抑制,相反,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公开的,个人欲望的表达是感知活力的体现,是受鼓励的行为。人已经无须隐私,因为私丧失意义以后,人已经无私可隐。每个人都公开地坦然地生活,因为你的良好存在状态就是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而他人良好的存在状态和社会良好的运行状态,就是你利益。人的利益链由个人内部运行转移到外部公开运行,因为利益的运转不再是一个损耗的过程,而是一个从运转得到增益的过程。所以,感知共同体的运转越活跃、范围越大、人次越多,感知的效能越高,越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感知共同体扩展到全人类是必然的趋势,全人类成为一个感知共同体,这是人类存在的终极形态。

    感知共同体的存在意味着社会功能的转型与扩大,社会将成为具体运作的感知互联网,人不再采用个人式或家庭式的生活方式,人们进入了互联式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说,社会就是人最终的和唯一的家,生活的一切过程与细节都在社会中进行,每个人都在接受着社会网络无微不至的服务与关怀,每个人都又都服务于社会网络。在感知共同体中,个人的意义完全改变,个人作为感知体成为感知运动的显示终端和感知网络的基本单位,个人无不在体现着综合的感知运行状态。个人就是一个幸福单元,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幸福愉悦的存在。

    感知共同体的意义体现在每个人的身上,这就是无忧无虑、顺心如意的感知生活,因为这就是感知共同体的宗旨。(接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不用等待,前所未有的感知社会即将到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vh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