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生活是极端的生活体验,我们毫无准备的从原有生活中被抽离出来进入了隔离状态。能不能过好这段时间取决于个人的适应能力。如果是年轻人,能适应以柴米油盐为主的生活就好;如果是老年人,能适应以手机为主的生活就行,反之都不好。
以柴米油盐为主的生活我并不陌生,隔离前我就在跟柴米油盐打交道,自认为可以应付。可经历了一段时间看到现在柴米油盐的用量后,我才知道以前的生活是被减了重的,实际重量被一层层分担,最后落到我身上的重量所剩无几。
当实际重量直接落到我身上时,我体会到了累和责任,在隔离期间让我们三个人吃饱吃好是我的责任。带着这份责任我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的厨艺从“做熟”一步跨到“做好”的阶段。事实上只要用心多做,就没有做不好的饭。不过这也可能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伢的爸爸就经常嫌我炒菜不把盐。
炒菜不把盐时菜虽然淡点,但是不影响我们生活的味道。隔离前我习惯了没有味道的生活,好像这才是婚姻的正常走向,激情终究会被柴米油盐磨灭。可习惯归习惯,谁不希望拥有有滋有味的亲密关系呢。
因为希望,所以找到《亲密关系》这本书。很认可这本书的观念,它没有区分恋人关系、夫妻关系或则婚姻关系而是统称亲密关系。无论处于感情的哪个阶段我们都需要亲密关系。婚前婚后的区别应该体现在责任上而不是亲密关系上,而有责任没有亲密感的婚姻是没有味道的。
没有味道的菜我可以加盐,可没有味道的生活我该加什么。从《亲密关系》这书中我知道婚姻问题是一个人的事,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问题,这其中隐藏着童年问题。我审视自己,虽然不能像心理医生去分析什么样的因才造成这样的果,但是我的注意力会从考虑“我们性格合不合”转到“我自己想要什么”上面来。
这样的转变就像炖一锅土豆牛肉,不去考虑土豆和牛肉搭不搭,而是先花时间腌肉,让肉入味后再来加土豆。可这只是第一步,没有炖足够长的时间话,肉嚼不动,土豆不熟。而隔离期间我们有这个时间,在没有高压锅的情况下,只有小火慢炖才能做好这道菜,菜熟了其他的佐料都只是锦上添花了。
4.8号要解封了,隔离的这段时间就像我生活中的重启健,让我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生活。隔离前我惶恐不安,担心疫情更担心疫情过后的生计。现在我虽然也会担心,但是我知道我有让任何生活都过的有滋有味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