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学记》有感

作者: 我的笔名叫乘凉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16:26 被阅读6次

    接触到《上学记》是一种缘分。最开始听朋友说起《上学记》是写历史的,顿时就没有了兴趣。虽然我很喜欢历史,但是教科书把历史玩坏了,我对书本历史有一种说不出的排斥感。

    那为什么还要说是一种缘分呢?那还要这样说起。那天,我在朋友的桌面上看见了一本紫金包装的书。就好像看见了武林秘籍般的新鲜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随手一翻,就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地打动。来了兴趣,才想到没有看书名,咋一看才发现自己的手里拿着的书就是自己一直不愿意看的《上学记》。

    历史?分明是作者的个人经历嘛!看来我是我过早地妄下结论,误会并冤枉了《上学记》。书本历史也是可以充满人性的。

    我一直都想要深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根本就不够。而且官方史书都讲究一个“讳”字,不够客观。我手里拿着的历史教课书的目的我猜想也是为了给考试做嫁衣吧。《上学记》记录的是1921年到1950年的事情,正好可以让我初步地满足一半的愿望。因为还特别想了解文革时期的历史,而书里显然没有到那个时间点,所以我说只实现了一半愿望。

    《上学记》是何兆武老先生口述,文靖老师执笔写成的。我很早就有一个这样的想法——为爷爷写一本回忆录。一来想要了解这个苦了一大半辈子的人,二来也可以陪爷爷聊聊天多些陪伴吧。可惜我一直没能去实现,所以对《上学记》这种写作方式有一种很温热的感觉。

    何兆武先生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他口述很淡,但有一种很慈祥的吸引力,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感触;不仅让我长了不一般的见识,而且在思想上也开拓了视野。比如,关于胡适、蔡元培、闻一多等著名的文人学者,我对他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以前我认识他们是因为他们很出名,我了解的是他们名声;现在,我所了解的是一些个人,知道平常中的他们也是处处体现着不一样的气质。最为深刻的片段还是蔡元培面临飞机轰炸时拿着一把伞慢慢走地毫不畏惧,一个这样的人你怎么会不相信他是那个热身于革命的新文化运动领袖,你又怎么会不为之舍身解救五四学生而感动。当了解了生活中的蔡元培,会发现历史中的蔡元培在自己心中变得鲜活。还有何兆武在书里一直所强调的“辛福伦”,他反对过于物质的幸福,也忌于没有一点物质基础的幸福,因为他觉得这是不现实的;同时把幸福又提到一个要与社会相关联的高度,认为真正的幸福是需要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一个用亲身经历来述说幸福是什么的人比那些用一些浮夸容易打动人的高调词语修饰幸福观的人来的更实更真。

    最大的共鸣和启发是关于学习和梦想的。何兆武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应给予学生自由的思想环境。他拿历史学科打比方,他觉得老师大可不必在具体史实上大费心思,因为这些学生看了书都会懂。老师更多地是要去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相互交流,以促进学习。他还深切地说:“自由,学术之生命。倘若每个人都像机器般啃咬教科书,最终都会变成井底之蛙。”

    特别幸运的是,我有了一个近距离接触作家名人的机会。在体会他们的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我受益颇多。每个人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热爱和勤奋才是捷径。还有他对自己传统文化根基不扎实的遗憾,我也很有感触。相比那个还和传统文化有一些羁绊的年代,我们这个经历改革开放的年代对传统文化的丧失更加地严重。很多人会觉得学习文言是没有用处的,像我们这些90后对文言的认识大概只有考试和分数了吧。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没有根的民族就好像是拔长的苗,暂时的疯狂成长还是会落下毁灭性的忧患的。所以我萌发了要好好学习文言的心态,这条路漫长之漫长,我会走下去的。在外国作品上,我也有启发。最近我老是做着青天白日大头梦,想要去看看外国原著小说。何兆武就在读书的时候读了许多的原著小说,还通过阅读提升了自己的外语,知道这些的我真的感到很开心。

    他还在书里感慨图书馆条件限制过于苛刻。我听了先生的叹息,也要唉声叹气来添一番新愁了。我真的要抱怨现在比解放前都不如啊,作为一个从来没有进过学校图书馆的人。在看完先生的整个借书经历后,我觉得我又要稍微小吐一口气。他说,图书馆借书要签证,要得到上级指示,珍贵文献干脆就不借。怕损坏,怕盗取,结果好书都躺在藏书阁睡大觉!而在外国,不限时间、不限人,只要你有神气,睡在里面都成。也不是要去崇洋媚外,有时候一经比较,你真的觉得很悲哀。

    “当我们的思想解释不通的时候,就得另换一个坐标,不能死硬地接受原来的模式去套。”这是何兆武先生终身受用的启示,仔细一想,于我,于大多人,于社会,它又何尝不受用呢?不去学习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上学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de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