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当了两次绘画心理咨询师。第一次是在心理协会,给周老师做咨询。第二次是在家里,给郭老师做咨询。第一次咨询来访者,目标明确, 她也是一个消费型的来访,来访的困扰主要是因为学驾照没考好带来的情绪困扰。我按照绘画六步法和她探讨本次咨询的目标,又和她探讨绘画的内容,通过问诊技术和增减技术来引导她解决问题。虽然整个过程走完了,但是我感觉到对来访者的帮助并不很大,一是为了赶时间我中间打断两次来访者的话,让来访者没有把话说完,影响了她的探讨,没有帮助她赋能,紧紧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对来访者收获并不很大。孙老师再一次外次给她咨询,和她细细探讨、确认她的目标,不断的给她赋能,焦点和绘画充分的连在一块儿进行咨询,效果很明显,我看到了来访高兴的离开了。从孙老师的咨询中,我又学到了很多:我们要紧贴来访者走,要不断确认来访者的知觉,细化她的目标,关注来访的正向,看到她的资源,身后一小步引导,探讨解决的方案。
第二次咨询是给郭老师咨询。老师没有很大的困扰,甚至说她困扰的点儿她都不知道。我引导郭老师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些不好带动。一方面是目标不明确。一方面是我的功底儿不是很到位。在我们咨询中,郭老师一直说她的目标不明确,不好咨询的。话会说慌,画不会说谎,画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出郭老师虽然一个人不被别人干扰,内心还是希望别人陪伴,画中的花花草草,小鸟等等这些元素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都可以成为引导来访,寻找自己目标的地方。因为我一直怕在中级分析画,就停留在问诊技术和增减技术上,没有对画面过多的引导,导致整个绘画咨询中,主题一直不是很明确。后来有几位独具慧眼的观察员发现了这些,让我们收获了很多。是咨询师的第三双眼,从这里面可以看出要学好就要多练,让别人多听,多指导,才会收获很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