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那头老黄牛,是外婆养大的。
那头牛来到外婆家的时候才刚出生没多久,那时它被它的旧主人牵着来到集市,大大的牛眼睛里一点恐惧慌乱都没有,反而充满了惊奇的喜悦。当时外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看见了它,按理说它并不符合当时外婆买牛的需求,可是当一人一牛对视的那一瞬间,外婆就觉得,这是她家的牛。于是,外婆爽快的掏出钱,买下了这头牛。
外婆家大多是山地,土地被一陇陇的山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小块。机械化是不要想了,人力又禁不起日复一日的劳作。于是,家中如果有头牛来帮忙,那就大不一样了。
外婆家的村子并不富裕,一村几十户人家,只有两户有牛。一到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想借牛,可是僧多粥少,久而久之,就惯的那两户人家眼睛高高在上。外婆历来也是个硬骨头,做不来那种谄媚讨好的事情,于是每次都借不了牛。外婆看见家里怎么都忙不完的农活,咬咬牙,买下了那头黄牛。
因为买回来不能立即干活,外婆没少被家人数落。外婆自知理亏,早早就带着黄牛出门干农活。她不仅将黄牛放在草场边,让黄牛想吃多少吃多少。空闲时,还要亲自煮玉米面来喂黄牛。那时候,外婆干的最多的事就是喂黄牛,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牛啊牛,你快点长大。
可是无论怎么努力,小牛也没有按照外婆期待的速度成长。不过,牛虽然干不了重活,但是它还是能做点轻松的活。比如驮一点柴,帮着运输一点粮食,以及假做主人家小孩子的大马。小牛在外婆的指挥下成功的完成了这些任务,也让外婆家里的人接受了它。大家纷纷的对小牛展示自己的好意,可是小牛还是最喜欢和外婆一起踩着朝露,迎着晚霞,在余晖中撒欢奔跑。
就这样,这头欢脱的小牛就在大家的目光中长大了。它吃得越来越多,干的活也越来越重,就连那欢脱的性子,也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逐渐变得稳重。越长越健壮的黄牛成了众人恳求的对象,不过外婆总舍不得它被借出去。偶尔有实在不能拒绝的时候,外婆总是在黄牛回家的时候细心替它梳洗,并且准备好丰盛的伙食。而劳累了一天的黄牛,也会温顺的躺在外婆脚边,听外婆碎碎念,然后它发出附和的牟声。
黄牛被卖的实属意外,但是舅舅从楼上摔下来,自己全责。家中为舅舅的事情几乎倾家荡产,这时候,卖掉一头老黄牛也是情理之中。老黄牛被卖的那天早上,外婆早早的做好了黄牛的伙食。她没有开灯,一双浑浊的眼睛盯着灶里燃气的火焰,眼睛被熏得通红。一边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边是买回来的牛,孰轻孰重,外婆当然清楚。可是,在看见温顺吃着粮食的黄牛,外婆还是没忍住眼泪。
买牛的人之前就差不多谈好了,他来的时候看见黄牛肚子里鼓鼓的,但是因为知道外婆家的情况,也没多计较。他一手给钱,外婆一手把牛绳给那人。老黄牛看着外婆,眼睛里带着些微的不安。可是它还是乖顺的跟着那人走了,因为那人牵着外婆给的绳子。
“你要把它拿去干啥子。”外婆不死心,问了一句,
“哎呀,娘娘你就不要问了,一个畜生,都是命。”说完,那人牵着老黄牛,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