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会心理学第五讲笔记<二〉

社会心理学第五讲笔记<二〉

作者: 平凡也好 | 来源:发表于2022-04-10 21:09 被阅读0次

坚持分享1619天(2022.4.10)

社会心理学第五讲:《社会知觉与归因》笔记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管理

    真诚最重要,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

一、印象及其形象的概念。

1、印象: 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2、印象形成,将认知客体在头脑中归类、明确它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定向的过程(内隐、认知过程)

3、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 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不熟悉的人,第一印象的机制

2>近因效应: 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大,熟悉的人和亲近的人

  <升米恩斗米仇,礼尚往来,注意边界,否则可能付出越多越容易不落好,不抢别人的事,别人的事让他自己做>

3>光环效应: 爱屋及乌,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比如有的一见钟情,崇拜某一位老师或专家

    不要太靠近你的偶像,离得越近,看的越清,可能会看到一些不足之处。 

        热恋中的人智商为零,家长越反对孩子越不听,正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4>刻板印象(有色眼镜)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比如北方男人粗犷豪放,南方男人细致拘谨。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4、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 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1>加法模式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图:比如A者与B者二者的特征如下a真诚+3

      热情+3

      聪慧+2

      多嘴-3

      <共5>

B理解+3

自信+1

<共4>

      咨询中可以把上面的点排序,用评量问句进行评分,看a和b有哪些因素?对于每一个因素进行评分,评完分之后算出总分,他知道a和b哪一项对他最重要,可以做出选择,也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在乎的用正分,不在乎的可以用负分,可以边讲边写,分数打完后,即便是5分,还要说一说,说出来感受和体验是不一样的,比如去世的亲人,平时可能没啥感觉,你一旦提到可能会有很多感受,甚至流泪满面。

2>行军模式

      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多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

还是刚才那个图,加法模式A五分大于B的四分

平均模式+5÷4=1点二五小于+4÷2等于加2.0

3>中心品质模式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的印象。

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我们说一个人时会有整体的评价,比如说老张是个好人,老李不咋地,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多个面相,如果这样评价,可能只看到他的某个方面,其他的就看不到了,一件事情也是如此,做咨询师要用具体化技术聊各个方面,对待孩子也是如此,多听孩子说,孩子是很敏锐的,你的一举一动,孩子其实看的很清楚,很明白。

5、印象管理

定义:  个体对自我形象的控制。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形象负责任

拓展:

O登门槛效应:

先说小要求,再逐步加大。比如借钱先借1000,过几天就还,再借5000,过几天又还,最后借五万就不还了。

O留面子效应:先说大要求再说细想要的小要求。

    如做家务,先给孩子说大的要求,她不想做,然后慢慢降低,最后说小的要求,他可能就去做了。

6、作用

适应社会的一般方式(基本礼仪)个人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

策略

1>受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大家怎么看我就怎么做?随礼)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刚谈恋爱的人会隐蔽缺点,也会抬高自己的优势,显示自己无所不能)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社会希望我们怎么样?我们就活成社会期待的样子,才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4>投人所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第五讲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kb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