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衣)县宏村距黄山市60公里,市里有条屯溪老街,长800米,百年历史,徽菜馆、茶行、药铺、歙砚斋、酱菜园子,爿爿相连,近似于上海的城隍庙。故意做旧的招牌,黑底金字、沧桑古朴,透着些文化底蕴。以前人为了赶时髦,长袍外罩件西服,显得洋派。风水轮流转,如今复古了,要“克己复礼”,要响应韩昌黎的古文运动,于是穿上西装后,再搭一顶瓜皮帽。
170号“之缘茶行”,老贺的产业,多年的老朋友,20多年不见,激动地没掉一滴眼泪。老贺头顶锃亮而油光,杵在山上,像给航船指路的灯;站在面前,像被手盘过的核桃,首级周边围了一圈毛,要是脖子上再挂串骷髅,挑上一副担子,就可以去取经了。边上的是贺太,她才是真老板。
“之缘”专营毛峰、松萝、太平猴魁、祁门红茶,或清香苦涩,或醇厚绵软,盏盏沁心润脾。这里经常有东洋人出没,夫妻都能讲平假名和片假名,不禁疑惑,茶铺是不是接头的据点?账台下藏着发报机?
老贺相邀屯溪老街“徽之忆”: 臭鳜鱼、油煎毛豆腐、问政竹笋、手撕猪脸(猪脸永远笑呵呵)、胡适一品锅。沪上开埠之初,徽菜曾经风靡两岸、一统浦江,至今还有徽菜的代表——旧南市区的“大富贵”酒家。忧心忡忡:连日大雨,登黄山还能见五指否?老贺蛮有把握:无妨,明天雨收天晴、天光大亮、云海仙岛,尽收眼底。听后大喜,希望犹如他的脑袋,它将照耀我的前程。
躺在床上想胡适,这位横跨国学兼英美文学的大家,早年留美进修农业,学习科学养殖土豆和牛,如何让牛出栏率高。后来发现自己和牲口无缘,交不出《农政全书》这样的论文,便跳槽学政治,政治好学,可以似是而非,于是成了政治学博士。他的老婆目不识丁,还是个小脚,应该配不上他,但封建家庭硬是把他们栓在一起,绳子还很粗。
胡适很痛苦,只好有外遇。但他不敢娶二房,更不敢休妻,因为他的原配虽然走不快,人却很泼辣,是威仪赫赫、名动北大的河东母狮,胡适爱讲软道理,胡氏只讲硬道理。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一贯鼓吹青年人要解放思想,破除封建礼教,自己却一直戴着枷锁说教,他在外面擎大旗,回家就把大旗裁了给老婆当裹脚布。
胡适一生对胡氏唯一点赞的就是她厨艺,尤其是“徽州一品锅”,蛋饺、肉圆、五花肉、豆腐熬成的一锅杂汤,和上海的三鲜砂锅相似。每次胡太太端上砂锅,胡老爷便忙不迭地舀上一碗汤,汤匙往嘴里一送,烫得吐舌头,还不停地击节叫好,火锅是维系他们夫妻感情的无二纽带。晥人羡慕和向往胡家的快乐生活,便把徽州一品锅改名为胡适一品锅。
歙县一日游,让人倍感愉悦。人除了吃喝玩乐,还有精神文化方面的更高追求。歙县一地,明清两代出542个进士、1531个举人,甚至有“父子尚书”,“兄弟翰林”的佳话,我若生在那时节,当何如?
歙县鲍家花园(初以为是鲍二家的物业,贾琏爱去的地方),座落于棠樾村内,距屯溪27公里,占地360亩,以盆景、木雕、根雕见长。盆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江山如此多娇》仿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国画,取之于傅报石的作品。
水光潋滟,花木成趣。
棠樾古镇,徽州的典型代表,《辞书》称“棠棣”为落叶乔木,结果实,亦叫杜梨。《诗经》里有“棠棣之华,偏其反尔”之句,意为美丽的花儿,随风摇曳。记得郭沫若在抗战时写过一个剧本《棠棣之华》,通过讲述战国时期剑客聂政刺杀韩王傀的事迹来表达中国人民上下一心、不畏强暴、宁死不屈、共抵外侮的民族精神。“樾”字解释:“两树交阴之下曰樾”。所以棠樾应该是指于此地建林,树木葱郁,甘棠浓阴。
村民多为鲍姓。镇内矗立着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等明清建筑,牌坊有恩荣、奉旨、敕造(建)三个等级,比如敕造宁国府,为表彰那些具有“忠孝节义”美德的杰出人物而建,原有200座,牌坊石料精良,无比牢固。文革时被红卫兵砸了100多座,后来砸不动了,现存82座,分散在歙县各村镇。三个等级都须经朝廷批准才能建造,“恩荣”由中央拨款,“奉旨”由地方政府拨钱,“敕造”则自己筹钱,不管哪方掏钱,都是巨大的荣誉,不输于当今获得诺贝尔奖。
鲍氏一支自南宋建炎年间迁此定居,已绵延800年。七座石牌坊(明3清4)庄严威重,由村头向村内依次排列,呈半弧形展开,自西向东分别为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
鲍文渊妻吴氏节孝坊。吴氏,上海嘉定人,21岁嫁文渊为继室(也称填房),29岁守寡,没有子嗣,立志守节,将原配子女视如己出,含辛茹苦、抚养成人,60而殁。
朝廷念其贞洁,立坊镌“节劲三冬”彰其令名。仔细看来,繁体的“節”字很怪异,“竹”与“即”上下错位。写牌坊的读书人认为吴阿姨名声再佳,也是继室,属名不正言不顺,为继室立碑已属天高地厚、千古罕有。必须把 “节” 错写,表示其非正统,三纲五常的法统断断马虎不得。
盖棺定论了,还要在牌坊上玩文字游戏,足见男人,特别是识几个字的男人们的小气。中国自古是男权社会,如果识文断字的掌权男人小气,那么中国文化也肯定小气。儒家思想很光辉,糟粕也很多,尤其是宋时程朱理学的兴起之后,伪道统荼毒人心至极。
把书读到屁眼里的读书人还真不少,或道貌岸然、自私刻薄,或迂阔酸腐、不近人情。男人活着时为所欲为、花天酒地倒也罢了,翘了还不撒手,还叫女人给他守活寡,这是帝王陵墓殉葬体制的遗毒,这类男人最自私、最恶劣、也最混账。
敦本堂,男祠,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银杏为柱、樟木作梁。清懿堂,女祠,坐南朝北,三进五开间,马头墙,内秀而外朴,砖雕绝佳。
牌坊一般多为四脚两面,像一面墙,歙县古城口处却有一座八脚牌坊,规格高、工艺精、选料好,极有来历,天下少有。像一座房子,只是没顶没墙。
它建于明万历年间,万历皇帝为了旌表两榜进士、翰林院编修、三代帝师、阁老、大学士许国,“恩荣”其建坊,许阁老立即告假8个月,亲自回歙县老家监工。石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11.5米、东西6.77米,高11.5米,遍布雕饰,古朴、豪放,为徽州石雕工艺的杰作。
陶行知也诞生于此,此地仙降神逸、俊彩星驰、明月高霞、青松落英。
按原样重新修葺的徽州知府衙门,明清时徽州府为晥赣重地,一府六县,下辖休宁、祁门、绩溪(胡宗宪、胡锦涛故乡)、黟、歙、婺源县(今属江西)。
徽剧《王秀英谋杀亲夫案》,明朝版的《窦娥冤》。王氏丈夫外出经商,逾年未归,溪边突现无头男尸。婆婆奸宿为儿媳撞见,恼羞成怒,反告秀英与奸夫合谋,残杀亲夫。知府大人升堂审案,刚愎专断、偏听偏信、颠倒善恶、勘错忠奸、糊涂定谳、王氏不堪凌辱,触柱而亡、以死明志。丈夫不久回乡,遂真相大白。虽是古剧,仍有现实意义。
棠樾镇的特色: 制笔、榨甘蔗汁(2元一杯)、开水煮苞米(10元四根)。甘蔗和苞米刚从地里采摘,苞米的叶子都没扒 。
渔梁坝,明时工程。1969年发大水,淹了沿街一楼,坝用青石板为材,累石蓄水,供漕运及旱时灌溉。当初,店肆林立,街巷用鱼鳞细石铺成。
《徽韵》集5D灯光、音响、舞美、杂技、唱腔于一体的徽州文化大戏,浓缩了徽州的历史、神话、民俗、风景。可称阵容强大、气势磅礴、服装艳丽、身姿曼妙、技艺非凡。一台戏演绎了母子、夫妻的生离死别;青年子弟悬梁刺股、十年寒窗而形成的徽文化;七仙女和董永的七夕相会;徽班进京成就的中华国粹;独特的民居和代表忠孝节义的巍巍牌坊;更有天下第一奇山的云海、独松和怪石。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十四,把人一丢”,自古徽州人密地少,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男子未及弱冠,即外出谋生、且生死由命。有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比如那一座座牌坊,记录他们的风光,做后来人的榜样,但更多的是一事无成,甚至客死他乡,最可怜的当然是终生痴等的老母和娇妻,由黑发而白发,由白发而枯骨。徽州最苦的不是男人,而是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