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前几天看过一篇题为:林黛玉的原型叶小鸾,的文章,文中只寥寥数笔提了一下她的母亲沈宜修,这看到后不免点开细细看了一眼,便被她的文采惊到了,“梦破纱窗啼曙鸟”她文笔细腻清润,字字勾勒了一幅幅景。
早年丧母的伤痛,中年丧女的哀伤,想来是天妒英才的,好在上天待她不薄,赐予她一位良人,琴棋书画,堵墨泼茶,惺惺相惜,她温婉娴淑的江南女子,初遇他时,她颀然而长,鬓泽可鉴,兰心蕙质,工于吟咏;而他则是鹊起时髦,珠莹玉秀,有王谢之凤仪。相通的心性,让他们一见如故,结为连理。同游西湖,她语出“一抹镜中弯”将山水一色的景致描绘出那一丝俏皮来,一句“梨花犹梦雨,宿蝶半迷香”,便如同她朦胧的一束剪,她的清艳如一树温婉的梨花,淡雅如一支清雅的百合,于此刻此景萦绕我心。
若说和她女儿相比的,那我更觉得她是一位有着烟火气息的女子,历经了斑驳沧桑岁月,酸甜苦辣,其实我很不想接受这个现实,在写叶小鸾的文章中,我想象中她的母亲是该是被岁月侵蚀的,斑斑憔悴的形象,这篇文章中的少女时的她是那般的清丽婉约,不禁的想若是时光只停留在她聘婷少女时该多好,也不禁的不愿相信那满目泪痕思念女儿的就是她,韶华真的是那么快,“木华自年年”。那曾经低吟“幽径竹花露,石寒萦碧钱”,“疏雨滴高树,细雨飘暮烟”的她哪去了,那娇俏的兰花指婆娑了何处。这样想来,那最华丽时刻的倏忽消逝该是最美的记忆,该是羡慕叶小鸾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