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刚经》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上品回顾:佛以四果罗汉的修行为例,说明修行的人不能动一丁点心念,否则就是着相,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原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译文:
佛陀又对须菩提说:“你的意思怎样?我过去在燃灯佛那里得到了什么成佛的妙法吗?”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因为有得即有失,有得失之心怎能成佛?所以照道理来说您实在没得到什么。”
佛陀又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菩萨有没有庄严清净的佛土呢?”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是心不执著才产生庄严的,而众生是心生贪执才产生污蔑的,所以菩萨虽然庄严了佛国净土,但是他们心不执著,更不作庄严想,而庄严只是一种假藉之名而已。”
佛陀于是又说:“是的!就因为这样,所以须菩提你应当知道,所有的大菩萨都应该如方才所说的,心不能执著,这样才能达到一心不乱,而且才能生起清净之心,如不应执著艳丽的物品,不应执著靡靡的音乐、香浓的味道、美味的大餐、华丽的服饰、物质的享受,才能使心清净,也就是说,心不可执著一切,才能产生清净之心!”
佛陀停了一下又说:“须菩提!假使现在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就像须弥山王(佛教中,须弥山高度有三百三十六万里,周围有六万座大大小小之山环绕,是众山之王,所以称为须弥山王。)那么大,你的意思怎样,他的身体大不大?”
须菩提听了回答说:“是很大,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您所说的那么大的身体,并不是普通人的身体,而是发大愿、修大行所获得微妙法身,但是大身也是假藉的名称而已。”
悟:
虽然,燃灯古佛曾在许多世以前为佛授记印证,但是并没有传授给他一个所谓的成佛妙法。世上也的确没有这样的成佛秘籍可以让人速修成佛。佛道是靠自己证悟得到的。
看看网上各式各样速成班招生广告。什么几节课下来英语就能突飞猛进了,写作文下次如有神了,数学成绩可以提高二三十分了等等等等。其实都是商家利用人们急于求成的心理,来赚钱。学习是靠日积月累,靠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得来的。根基扎不稳,即使建成高楼也是危楼。《倚天屠龙记》里的周芷若,为了争夺武林盟主,内功没练好,就偷练九阴真经,结果导致走火入魔。
想成佛必须放下一切,生清净心。可是,芸芸众生,身在物欲横流的凡尘,想做到不住相、不执著、五蕴皆空是真的太难太难了。只能一点一点慢慢摆脱,慢慢放下。从慈悲心开始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