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话:
一切的脑力活动,最后拼的都是体力,一切的体力活动,最后拼的都是脑力。
初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仔细琢磨,又有点意思。
在做体力活动的时候,我们大部分时候是可以不用脑,或者想一些其他的事情,特别是在做熟练的事情时,其实是一种”自动驾驶模式“。比如我在画画的时候,我很容易进入自动驾驶模式,画我熟悉的常画的东西,拿起比就会自动往下画,而脑海里可能琢磨着晚上要吃什么,或者听着节目里的内容。
但如果要想跳出这种自动驾驶模式,或者让技术更进一步,就需要脑力活动的加入,主动对这种自动模式进行复盘。比如送外卖,是一个很典型的体力活动,手速要快,抢得到单,跑得快能及时送到,那样就算完成了任务。如果只是这样,送餐员很快就会有种感受:明明自己很拼命地跑单,但是收益不高。因为他们这阶段拼的是体力,但一个人的体力和时间都有上限,想要再提高,就需要拼脑力了。
有些厉害的送餐员,他们会去了解附近小区、写字楼对外卖的管理制度,熟悉每条路不同时间点的交通情况,在接到单的时候能快速规划出一条最优的送餐路线。同样的时间,能跑更多的单。
一切体力活动,最后拼的都是脑力。因为体力有上限,体力+脑力,上限无限增大了。
为什么脑力活动,最后是拼体力?
想到了考试,如果两个人一样的用功读书,水平都差不多,但是一个身体弱,一个身体好。身体弱的那个总是在各种大考前出状况,那么最后一般考不过身体好的那个同学。
对于以后的娃,如果没有条件鸡各种辅导班特长班,那我就带他做一件事:锻炼把身体练好,学习不行还能去搬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