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儿童房能放置书桌,这样孩子能在安静的环境下学习。”这是大部分有孩子或即将有孩子的客户,在设计前期会提出的需求。我非常理解家长们提出这样的需求,因为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在安静的环境下更能专心学习。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安静封闭的空间,并不是有利于孩子学习的。
儿童房真的有必要吗?
在决定要不要儿童房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儿童房。
0-3岁,根据目前大部分家庭的实际情况,父母(更多的是妈妈)为了便于照顾孩子,这个阶段,孩子基本都是跟父母一起睡,并不会单独分房睡觉。所以在孩子3对之前,儿童房可以作为孩子专用的玩耍空间,并不一定要放置床、衣柜等具体的家具,可以采用灵活的布局方式,并且可以考虑成开放式的空间,这样孩子即使在房间玩耍,家人也能随时关注到孩子的动态。
3-6岁,这个阶段有一部分父母会要求孩子分房睡。那儿童房就需要考虑到睡觉的功能、玩耍、储物,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攀爬高处,在床的使用上就可以考虑高低床,丰富住宅内垂直空间的结构,也能够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孩子渴望安全感,偶尔想自己独处或躲起来,也可以考虑在房间内,搭游戏帐篷。
6-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才需要开始自己学习,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将采光最好,面积较大的房间给孩子作为儿童房,房间一般会配置睡觉的床、衣柜、书桌、书柜,配置书桌和书柜的想法就前面提到的,希望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空间,帮助孩子专心的学习。其实,这也就是从根本上将儿童房加上了学习的功能,这样的学习空间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这是我们下面需要研究的重点。
孩子拥有独立的空间,对培养孩子的整理收纳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所的儿童房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是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思考出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儿童房。
将儿童房打造成学习空间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学习空间能够是“安静的,能够让人集中注意力”的环境,这样会让孩子养成“只有一个人独处才能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换句话说,如果不独处,他们就没法集中注意力。但中考、高考都是在被陌生人包围的环境下进行的,如果抗干扰的能力没有得到训练,那考试失利的几率会很大。不仅是在这些大型的考试,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所在的环境也不可能是完全安静的,我们随时都身处在嘈杂陌生的环境里,所以只有独处才能专心的状态,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成为社交障碍的源头。
安静封闭的学习空间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由于现在发达的网络,网络已经能让孩子的独处变得更丰富,很多孩子在12-18岁的反叛期,不想与家人交流,而是沉迷网络、沉迷游戏,他们切断自己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慢慢变得自闭。
通过上面对儿童房利弊的分析,相信家长都想培养出聪明的孩子,这里说的聪明的孩子,并不只是能考出好成绩的孩子,而是具有思考能力和具备对事物的表达能力的聪明孩子。
什么样的住宅才是“培养聪明孩子”的住宅呢?
节选《打造让孩子自主学习的住宅》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
亲手制作“移动型写字台”,可以在家中任何场所学习
考上麻布中学的D同学的住宅
埼玉县/家庭成员4人(父母、姐姐、D同学)/两层独户(3LDK)
注:3LDK:“3”为独立房间的个数,“L”指起居室,“D”指餐厅,“K”指厨房。
D同学家住在邻近东京的郊外,是一户老式木质结构住房。
这栋房子建于20世纪70年代,他姐姐出生的那一年,房子刚好落成。所以,住宅里既没有地暖设施,也没有欧式风格的厨房,更没有双层铝合金门窗和飘窗,属于很典型的“传统型”日式建筑。D同学和姐姐的年龄差距很大,两个孩子要如何相处也是父母需要面对的问题。
从内部结构上看,他们家的房子也没有现代风格建销中常见的宽敞房间.一楼的厨房兼餐厅只有不到10平方米。旁边是一间用木质日式拉门隔开的起居室,同样仅有10平方米左右。除此之外,D同学和姐姐分别有自己的房间,父母的卧室则在二楼,是传统日式建筑结构的普遍设计。
在这栋20世纪70年代典型的独户型住宅里,D同学是怎样学习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到了一楼D同学的房间。这是一间南向、面积约7.5平方米的榻榻米和室。 一进屋我们都被吓了一跳-一写字台上考卷和教科书摊得乱七八糟。 男孩子粗心大意一点倒是无所谓,但是这样就没法在写字台上学习了。
那么,他平时到底在什么地方学习呢?
我自己做了一个个移动型书桌,可以在家里任何地方学习。”
“移动型书桌”并不是什么复杂的装置,只是把一张在收纳室里找到的圆形桌板放在箱子上而已,就是这么简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37934/4a4d8d7dccf1bf18.jpg)
因为桌板是圆的,所以朝哪个方向坐都可以。D同学会根据当天的心情,把这个“移动型书桌”搬到家中任意一处他喜欢的地方。 天气好的时候,他甚至会把箱子和桌板搬到院子里的树阴下面学习。乍一看D同学好像是随机选择学习场所,但是在和他母亲沟通之后我们发现,他的行为其实有规律可循一一他选择的学习场所,其实是跟着母亲日常生活中的移动路线而改变的。
比如:
1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D同学在沙发旁边学习;
2母亲出去倒垃圾时,D同学在玄关的走廊里学习;
3母亲在院子里晾衣服时,D同学在晾衣架附近学习。
.....依此类推。
“一开始我也训过他,嫌他妨碍我做家务。”母亲回忆道,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是刻意选择在我活动的地方,在能看到我的地方学习的。”
之后母亲不再教训D同学,反而会时不时地跟他搭话.
“功课做得怎么样啊?”
“妈妈好哕唆啊。没看见我正在集中精力学习吗?”
见D同学鼓着腮帮子抱怨,母亲便会耸耸肩膀:“好吧好吧,那妈妈去做饭了不打扰你。”
虽然D同学会在嘴上抱怨,但从实际行为来看,其实心里还是希望能在母亲身边的。
D同学可以随心所欲地把家里的任何地方改造成自己的学习场所。无论是餐厅、起居室、庭院、走廊、厕所还是浴室,对D同学来说都是“属于我的空间”。而“移动型书桌”是促成这种学习方式成为可能的关键,简直像是哆啦A梦口袋里掏出的万能道具一样。D同学充分利用这个“万能道具”,成功考上了第一志愿麻布中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37934/9102f0074b404600.jpg)
母亲对孩子的重要性
从案例中能发现,孩子并不喜欢待在安静封闭的空间里学习,而是更喜欢待在母亲或者是家人身边学习。这是因为,孩子需要独立学习的年龄基本是从小学的阶段,这个年龄时期的孩子,还是很依赖父母的,他们希望能待在家人身边寻求安全感,自己努力学习的样子希望能被父母所看见。
孩子不愿意在安静封闭的空间学习的原因
当孩子在客厅、餐厅等公共区域学习的时候,大部分家长会让孩子回自己房间学习,这种方式会让孩子产生“学习”=“回到房间一个人独处”=“不能待在妈妈身边”=“学习的敌人”,其实孩子反感回房间学习的真正原因是,“学习=无法愉快地跟家人在一起”,进而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情况严重的更会伤害亲子之间的关系,相信这些并不是家长所愿意看到的。
如何打造“培养聪明孩子”的住宅
家长需要思考的11个要点
1.用心思考自己购置房屋的真正意义,为什么想拥有自己的住宅?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居住环境?
绝大多数购房者的想法是“比起每个月交房租,还不如买房按揭还贷款”。
例如:
想要一个能给孩子留下很多美好回忆的住宅
希望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与独立性
希望自己能够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充实的时光
2.和孩子一起讨论心目中的幸福生活
例如:
全家人能够一起在院子里玩沙子,种花种菜
全家人聚在餐厅一边吃着美味的食物,一边谈天说地
全家人能够随心所欲地待在起居室里,甚至可以躺着地板上聊天
能够要求很多朋友到家里做客,大家一起玩乐
3.在纸上写下理想的家居环境
4.了解设计房屋布局时需要考虑的优先事项,控制所需花销
在考虑买房和装修的预算应该是一体的,然而现实是,花在买房的钱越多,用来装修的钱就越少,因为这几年房价的涨幅,让买房者背负了高房贷,而在装修时的预算会考虑的更少,然而这样的预算也行根本无法装修出自己理想的家。
5.应该意识到:这到底是谁的家?
家庭住宅最终还是夫妻二人生活的场所,孩子长大之后会独立出去。
你想过你现在的房子要住多少年吗?假如你现在的房子需要住20-30年,夫妻二人应如何一起享受老年生活?
例如
需要有一个房间留给自己做感兴趣的事
到时候召集朋友们来家里,举办一个老年人学习会
6.考虑到今后孩子的成长,家长在有效利用起居室方面具体应该怎么做?
起居室和餐厅对孩子而言,是“接触社会的地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对于幼龄儿童来说,起居室和餐厅是让他们认识社会的唯一途径。孩子们在这些地方和家人交流的状态,会成为将来成年后步入社会时为人处世方式的原型。有效利用起居室,已经亲自沟通上的不断积累,可以同时培养孩子在“明确说出个人的观点”和“顾忌场合”两方面的能力。
例如
在客厅看新闻的时候和孩子互相交流看法,而谈心的地方则选在餐厅。
7.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儿童房应具备的功能,以下是正面到负面的顺序
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很开心
在挑战新鲜事物的同时,需要自觉地管理好房间
一个人独处带来的欢乐和寂寞
在安静的环境中感到安心,便于集中注意力
躲在房间里带来的安心
可以切断和外界的联系
8.逐条整理出自己对儿童房的看法
夫妻双方都能整理出自己儿童时的居住环境以及现在对儿童房持有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沟通
现在想给孩子什么样的房间?不想给孩子什么样的房间?
9.提前计划好“让孩子拥有自己房间”的时期
关于孩子的成长,独立自主虽然很重要,但如果孩子还需要父母倾注感情陪伴的时候,就突然要求他们学会独立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孩子陷入恐慌。因为家长的行为而感到恐惧的孩子,会逐渐放弃考虑自己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是培养孩子才能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家长应该学会从正面去感受并理解孩子的心情。
例如
现在晚上是谁和谁一起睡呢?
针对这个情况,和孩子讨论之后想怎么做
看着自己的孩子,举出三件“孩子能从自立中感受到快乐”的事情(例如每周一次让孩子挑战一个人睡觉)
10.制定使用房间时需要遵守的事项
在制定房间使用规则的时候不是由家长主导,而是要由孩子自身来决定。
孩子的衣橱、书架等都需要自己负责打扫整理
孩子回家后不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而是要到起居室来
如果孩子想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的话,需要向家长说明理由以及在房间里学习的时间
起居室和餐厅的使用规则
要等全家人到齐后一起进餐(包括早餐、晚餐)
每天打游戏的实际要控制在 小时内
从学习回来后要聚在起居室里大家一起聊天
又想看的电视节目要先征求家人的意见
玩具玩完之后要放回指定的地点
在指定的时间内可以使用网络
11.和孩子一起研究怎样布置房间让人感到轻松
每天找个一个时间,全家人坐在一起,互相找出每个人身上的优点
早上起床后,全家人要彼此拥抱打招呼
周末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做饭
家长不会询问孩子作业完成没有,而是由孩子主动汇报今天都做了哪些科目的作业
每个月都改变家里的熏香
每天在规定的时间段播放让人放松身心的音乐
以上的每个问题都值得家长认真的去思考。
其实总结出来,能培养“培养聪明孩子”的住宅,就是氛围温暖幸福、成员沟通顺畅的住宅。而“聪明孩子的住宅”正是“理想住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注重孩子的感受,有效的陪伴,愉快的沟通,一定也可以培养出聪明的孩子。
参考书籍《好房子胜过好老师》
《打造让孩子自主学习的住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