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时间看完了《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的后两部分,至此,整本书就看完了。我了解到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自己日积月累付出的结果。就像作者说的“时间花在哪里,都是看得见的”。
我也想说说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事情。是看完书以后的一些感受,让我想起以前的自己。
1
走过了,艰难痛苦也只是一种经历。
上高中的时候我是美术特长生,高三那一年要出去集训,离开家,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每天从早上画到晚上,一坐就是一天。有时候还要轮流当素描模特,三个小时更是动都不能动。那时候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了,没有任何业余活动。
等到考试的时候就要背着画板、画架,手提画箱,赶赴考场。不管刮风下雨,总是要排着长队候考。记得我和同学去北京参加校考,买的火车票无座,我们便坐在画箱上,挤在一个角落里,啃面包吃。那时只觉得要是有座位,吃上一碗泡面也是幸福的。
有人说在外集训的日子太苦了,身边没有亲人,自己四处奔波。而我想想,虽然当时条件艰苦,可自己并没有感觉。现在也只是把它当成人生中的一种经历。
2
有一些人注定是过客。
在画室的时候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城市的同学,我们都有同样的梦想,经历着同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为提高画技努力着。因为有半年多的时间我们整天在一起画画,所以有一些人的感情是比较深的。
我们会在一起探讨素描的光影关系,一起研究水粉怎样配色,速写的比例是不是协调。有几个复读的同学画的特别好,他们会给我指导,我的进步也挺大的,到现在想起来我都特别感激他们。
可惜那时候还没有微信,通讯也不够发达。而我们艺考结束后分别回到各自学校,学习文化课参加高考。后来生活轨迹不一样,慢慢也就失去了联系。他们就成了我生命中的过客,虽然不能一辈子陪我走,但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们。
3
成年人该为父母分忧。
曾经我觉得我爸妈对我好是理所应当,不曾体谅父母的辛苦,有时还会觉得我的家庭不如其他同学好。可是在我生活的地方,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里,只有我自己上了大学,而且还是花钱多的艺术生。
当我毕业以后参加工作,才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和不易。现在当了妈妈,更能理解父母那种不曾表达的深沉的爱。而我竟然到现在还没有让父母过上享福的日子,作为成年人不曾为父母分忧解难,我感到很失败。
所以我现在立志要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让他们不再为生活而辛苦。我就要成为他们的骄傲。可以买他们喜欢吃的、穿的、用的,可以带他们去四处旅行,体验不一样的风土民情。也可以随时陪在他们身边,从清晨到日落。
4
爱孩子是母亲的本能。
母爱一直被歌颂为最伟大的爱。母亲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甚至是牺牲一切。中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现在也有很多职场女性为了孩子做起了全职妈妈。
我曾以为孩子是夫妻之间爱的延续。当朋友为孩子选择比较贵的幼儿园时,我还劝她没有必要,差不多就行了。然而现在我自己当了妈妈,才真正体会到母亲对于子女的爱,对于孩子只有一次的成长,只想给她最好的。
虽然我自从生娃后就没有上班,白天带娃和学习,晚上起来好几次给娃喂奶,可以说一年多了没有睡过一个整觉,白天基本上也不午休。有人说我该给孩子断奶了,那样就能睡个好觉,可是我知道母乳时间长的孩子抵抗力更好,所以我愿意再继续喂下去,尽可能的长一点时间。
所有母亲都具备爱孩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天生的,这种爱是本能。
5
喜欢现在努力的自己。
看到自己为了一个目标坚持了近一个月,从一开始的吭哧瘪肚,到现在的畅所欲言,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话说。一开始绞尽脑汁凑几百字,现在也能洋洋洒洒写上一千多。先不说质量怎么样,这已经就是很大的进步了,不是吗?
每一天把读书、写作当成必须做的事,现在也习惯了这种节奏。而我也喜欢这种感觉,喜欢努力的自己。有清晰的目标,有明确的方向,也有坚持的勇气,做好了持久的准备。
对于现在的这种状态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我也会一直努力下去。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