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上班是不是感觉很疲倦呢,那周末,你最经常做的事是玩,还是宅?
我最开心的事是上午睡个懒觉,下午去附近的图书馆看看书,傍晚去打会篮球或者骑自行车四处溜达。
在朋友圈经常会看到,有些朋友晒的游玩吃喝的照片,其实讲真好不羡慕。我倒十分好奇,他们上了五天班,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到处去游玩难道不累么?他们的精力真充沛。
今天,我并不是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要多看些书,其实我在图书馆也并不一定多读了几页书,而是那种安静,仿佛使我补充了能量。
问题来了,他们是不是也一样,游玩也是他们补充了能量的方式呢?
如果单独来看,我周末的时间,用于看书学习,你周末的时间用于游玩,那么是不是说,我比你努力呢?答案并不是,我们只是用各自方式补充能量罢了。
我们每个人的天性对自我探索总是热衷的,那么在自我探索的前,我想你应该先确定一下,你的能量获取方式是什么?这样能够帮助你,找到内心真实的自己。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你是偏内向还是偏外向,好多人的回答是模糊不清的。
在荣格的性格类型当中把人认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内向性格倾向于关注内在世界,外向的人倾向于关注外在世界,内向的人通过独处,反思自身,调整心理,获取能量;外向人通过社交,外界刺激,来转移注意力,获取能量;
当然还是存在一种混合型性格的人,内外的生活方式他们都能适应。
我们每个人的生理都一样,饿了是要吃饭,渴了是要喝水的;
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一样,累了是要补充能量的;
如果你在生理和心理,在承受极限之时,没有及时得到能量的补充,肯定会处于亚健康状态。
请找到平衡自己的方式,内向的可以写作、读书、骑自行车、散步;
外向的可以参加一些喜欢的俱乐部、参加团体活动,能够有一个好玩有趣的圈子。
我们都试着去欣赏身边的差异,我们只是补充能量的方式不同,比如思考习惯的不同。
内向的人,偏向于思考后,说出思考的结果,显的准确些;
外向人,偏向于通过互动来完成思考的过程,最后自己获得思考结果;
当你渐渐熟悉了这些差异,我们与人相互的矛盾会相对弱一些,我们不再用单纯的对错来评价对方,我们会试着去接触对方的世界,这样你会发现新的风景。
如果你心理感觉疲倦,试着找一下属于自己的方式,为自己补充一些能量;
如果你时刻充满能量,那么你是幸运的,但也试着去理解身边的差异,而不是尖酸的评价;
我并不认为,我会表达的十分准确,没有出入,即使是错误的结果或观点,但是如果能引起你的认真思考,我想这样就是一种收货,对于你我。
2016年10月1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