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写诗的“赋”“比”“兴”。
“赋”指平铺直叙。
“比”指比喻。
“兴”指托物起兴。
何为托物起兴呢?即先吟咏他物,然后借以联想,从而引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原创七绝
《咏纸鸢(新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月春风放纸鸢,鸢飞九丈外云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天高地远一根线,恰似心心母子连。
先写放纸鸢的情景,风筝飞的又高又远,就好像远在他乡的游子,天涯海角,异地漂泊。但是永远离不开母亲的牵挂,离不开一颗思乡的心。这就是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想要表达的主旨。
赋。这种手法指的是直接叙述和描写,它通常涉及铺陈和排比,直接表达思想感情及其相关事物。赋的特点是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一气贯注地加强语势,以及渲染环境、气氛和情绪。
比。比的意思是比喻,通过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比的手法在《诗经》中形式多样,包括明喻、暗喻、借喻等。
兴。兴是通过先言他物来引起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或感情。兴的手法可以创造意境,起到象征、联想、烘托气氛的作用。在《诗经》中,兴通常用于诗章的开头,有时也用于结尾,以情寓于象中,创造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
这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应用,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