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不小心做了一个媒。女方是我的高中同学,男方是老公大学室友。两个人在不同的城市,女子在北方读研,男子在南方工作。起初只是简单的把两个人的情况互相介绍了一下,双方觉得都还可以,就互相给了彼此的微信。
两三天后我打电话给男方了解一下两个人进展。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两个人已经确立关系并迅速进入热恋,不久后女子就来到男子工作的地方两个人同居了。
现在小两口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夫妻了。两个人各回老家见了双方父母一次就把证领了。当得知他们结婚的时候我又惊又喜,惊得是从聊微信到结婚也就四个多月,喜的是两个人分别是我跟老公的好友,且都是优秀的大好青年,他们在一起总算是肥水没流外人田!
图片来自安卓壁纸后来的一天傍晚,我接到女子的一通电话,听她倾诉了很久。终于,我担心的那个问题还是出现了!
两人结婚后,男子在城里买了套房子。女子本以为两个人的生活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柴米油盐伴着甜蜜。可是这幸福感在只见过一面的公婆进城后开始一点一点破碎。
首先就是语言障碍。每次一家人坐在一起聊的热火朝天,她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偶尔迎合似的笑一笑,不然还能怎样,她一句都听不懂。有时看到婆婆脸色不好嘴里唠叨着什么,她更是小心翼翼,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哪里没做好婆婆在数落她。她也跟老公商量过,可老公也只能是多多照顾她的感受,在家里尽量说普通话。至于公婆,他们说了大半辈子方言,一时改口很难。
其次是饮食差异。生在北方,长在北方,读书在北方的她一直是以馒头面条为主食。可老公一家都是生长在一日三餐离不开米饭的南方水稻之乡。更尴尬的是公公是个无辣不欢的人,而她又不能吃辣。每次吃饭一桌子的菜盘盘都辣的她脸通红。老公因为这事跟婆婆沟通了很多遍,刚开始辣椒是放少了很多,可是慢慢老习惯又回来了。
最后,也是让她最不能容忍的。公婆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她极度反感。她不止一次听到公公用非常不标准的普通话表达他的观点:生女孩有什么用,就像你(我的女同学)嫁的这么远,亲家能享你什么福。生个仔就不一样,他能上族谱,能传宗接代。发了财还能带着爹娘享福……她听不下去,如果对面说这话的不是自己老公的爸,她可能早就甩脸子走人了。
…… ……
我静静地听着她把一肚子委屈倒出来,对她说的每一件事我都不感到意外,因为我和她一样也是一个远嫁女子!唯一不同的是,对于远嫁,我准备好了!
我和老公相识相恋于大学校园,毕业后虽经历重重考验,但幸好两个人都没放弃。相恋五年后我们结了婚。为了这一天,我们足足准备了一年。去双方老家见父母。见亲戚朋友。安排双方父母见面。双方父母互相了解当地的嫁娶习俗礼节。婚礼时间安排等这些都是一些繁琐又重要的小细节,但是又不能不考虑,因为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特别是两个地域遥远,风俗各异的家庭。
图片来自安卓壁纸但比起融入家庭,这些都是小菜一碟碟。就像我的女同学说的一样,语言不通,饮食不同,甚至观念冲突都让我们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外人。但,人与一个家庭相处,就像人与人相处一样,是需要不断磨合,不断适应的!
自决定这辈子非他莫属的时候,我就开始慢慢适应吃米饭,喝白粥(老公家习惯早上喝白米粥)。至于吃辣,在辣妹子遍地的南方城市读了四年大学,我也早已是习惯并喜欢辣了。在方言的问题上,我跟老公从认识就互相教对方说自己的方言,也是一种小娱乐。所以当结婚时,我已能听懂他们80%的方言交流。对于老公,他现在也已习惯吃馒头,听得懂我的方言(好像北方的方言更易听懂),也会说几句我教过他的方言。已经结婚两年的我早已融入到他们的大家庭。经常下厨做饭的公公也早已习惯性每次买菜必买馒头,他会吃,老公也会吃!吃饭时我偶尔蹦出一句老公教的方言也经常会让一家人捧腹大笑。
至于重男轻女这件事情上,我很明确地表达过我的观点。我更喜欢女孩,所以以后重男轻女的话题禁止在我女儿面前提。要不要生二胎的问题,我跟老公会商量再决定,希望你们不要干涉!公婆看到我认真的表情,也渐渐地不再提及那个话题!
最后说说陪伴的问题。如果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别离,那远嫁的女儿是比别人更早更多的别离。所以有空就多回家看看,一张高铁票,七八个小时的距离,一张机票,两个小时的距离。只要有心,有牵挂,距离不是问题!
其实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这一切的准备和努力都是源于爱。远嫁的你是否准备好爱他一辈子,他又是否准备好宠你一辈子!爱不是嘴上说说,爱是当浪漫湮没于生活时的坚定信任和支持,爱是当激情褪去繁琐沉浮时的备至关怀和责任!如果你准备好了,就一起努力吧,再大的坎儿跟此生相伴比起来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不是吗?
图片来自安卓壁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