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空•心

作者: 割禾刀 | 来源:发表于2022-09-25 16:42 被阅读0次

    一、对佛教之初理解

    佛教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历史发展、思想内容有大乘、小乘之分。

    小乘以《佛教十三经》收录之经典《四十二章经》为主。大乘为《佛教十三经》收录之其他十二经典:《心经》、《金刚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梵网经》、《坛经》、《楞严经》(楞 ,léng,同棱)、《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楞伽经》、《金光明经》、《法华经》,此即为中国佛教的主体。

    大乘有空宗、有宗之分。

    空宗以般若经为主。般若经有大本、小本之分。小本以《金刚经》与《心经》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

    “般若经”的核心思想是“空”,要注意的是,此“空”非一无所有之“空”,而是以“缘起”说“空”。即,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条件(“缘”即“条件”)的产物,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它就产生了(“缘起”);条件不复存在了,它就消亡了(“缘灭”)。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因此都是没有自性的,无自性故“空”。
    《金刚经》和《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同样是其核心思想,但二者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
    《金刚经》的“对外扫相”思想集中体现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偈(jì,佛教术语)句上;对内破执则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点睛之笔。《心经》则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罣(guà,同“挂”)碍”来破心执。两部经典都从扫外相、破心著的角度去说“空”。

    有宗体现于玄奘、窥基创立的“法相唯识宗”,其以《解深密经》为立宗依据。它在否定外境外法的客观性时和空宗一致,但它另外还主张“外境非有”、“内识非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认为一切外境、外法都是内识的体现。

    二、五蕴之说

    五蕴,又叫五阴。蕴是集聚的意思,阴是遮盖的意思。我们为什么得不到自在?得不到解脱?就因为被五蕴所覆的缘故。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1.色蕴
    有障碍为色,有形相为色。色蕴不空,见到色被色尘所迷惑,闻到声被声尘所迷惑,嗅到香被香尘所迷惑,尝到味被味尘所迷惑,触到觉被觉尘所迷惑。如果把色蕴空了,就是内无其心,外无其形,远无其物的境界。
    色,有种种颜色,能令你眼花撩乱,认识不清楚,迷迷茫茫,好像瞎子一样。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些境界,都是被色蕴所执著。若能破了色蕴,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都空了,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所以说,色蕴不空,便执著在色上,若着色上,见惑不能破。见惑,就是“对境起贪爱”。境界,就是色,对着境界生起一种贪心和爱心,就执著了。
    2.受蕴
    就是领纳的意思。境界来了,不加考虑,就接受了,有舒服之感觉。
    譬如吃一种好东西,觉得很自在,这就是受。穿一件好衣服,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住一间好屋子,觉得很漂亮,这就是受。坐一辆好汽车,觉得很舒服,这就是受。乃至一切身所接受的,觉得不错,这就是受。
    3、想蕴
    就是思想的意思。因为五根领受了五尘的境界,就生出种种的妄想,种种的念头。忽起忽落,起了作用,去想色,去想受。
    4、行蕴
    就是迁流的意思。随来随去,随去随来,没有停止,川流不息。作善作恶的动机,由妄心所支配,而反应于身口的行为。
    5、识蕴
    就是分别的意思。境界来了,就生起分别心。例如:见到美色,生欢喜心;听到恶声,生讨厌心等等的分别。
    若能把五蕴破了,一切苦厄(è,灾难、困苦),也就不是苦厄了。
    将所有存在(法)之本质认为是固定不变、有实体之物,称为法执;而将人类之本质认为是固定不变、有实体者,则称为我执。佛教认为,以上皆属迷妄之见解。

    三、反观人生

    人生为什么有苦难?就因为有我执、法执,二执不空的缘故。

    所以,人生人生,由简单生复杂,在复杂中见简单,它就是一场修行。

    2022.9.2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色•空•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yz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