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与心理》——易学哲学(1)

作者: 兴时态_198812 | 来源:发表于2023-08-25 10:38 被阅读0次

《易学与心理》——易学哲学(1)

《周易》是我国一部古老的典籍,其流传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传统社会中,一直被尊奉为群经之首,其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

它对我国古代的哲学、宗教、科学、文学艺术以及政治和伦理生活都起了深刻的影响,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丰碑。

易学作为一门学问,其对《周易》的研究,包括文字和义理两方面。历代的易学家也研究《周易》中的义理,特别是哲学家们依据其对义理的解释建立和阐发自己的哲学体系。

他们对《周易》义理的解释和对其理论思维的探讨,涉及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和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这部分内容,称之为易学哲学。

易学哲学有自己的特点。其哲学是依据易学自身的术语、范畴和命题而展开的,而这些范畴和命题又出于对《周易》占筮体例、卦爻象的变化以及卦爻辞的解释,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思维形式。其对哲学问题的回答是通过其理论思维形式来表达的。

易学哲学史所研究的对象,是历代易学中的理论思维并由此而形成的哲学体系发展的历史,它是哲学史的分支,具有专题史的性质。

研究我国易学哲学发展的历史,对了解中国哲学的民族特点、中国文化思想的传统以及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周易》这部古老的典籍,其形成出于占筮的述信,后来,作为一种推测人事吉凶和命运的方术,在传统社会仍很流行,成为卦建迷信的一部分。这种迷信,被称为占术,用通俗语说,即算卦成或算命。

占术并不是易学,但同其它类型的迷信比较起来,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依据卦爻象的变化推算人的命运,其中含有某种逻辑推衍和理智分析的因素,并非靠祈祷或单凭神灵的启示。

后来的易学及其哲学,将这种因素加以发展,使《周易》逐渐变成指导人们的生活,规范人的言行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指南。

这就是战国时代的哲学家荀子所说的“善为易者不占”。因此,易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打破了迷信的领域,其对《周易》所作的理论上的解释,终于发展为一种哲学的世界观。

这种世界观逐步摆脱了有神论的影响,并且发展为无神论,长期以来,成为中国的知识界和文化人用来观察和解释世界的工具。

这种哲学的世界观,集中到一点,就是以阴阳变易的法则说明一切事物。它具有中国的特色,是其它民族和国家,如欧洲、印度和阿拉伯世界所没有的。

研究易学哲学发展的历史,对理解中国文化思想的传统,无疑是有帮助的。

《周易》和易学家对它所作的解释,所以在我国历史上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不在于占术,也不在于其思想的表现形式,如卦爻象和卦爻辞,而在于其理论思维的内容。

其所包括的思维方式十分丰富。有形式逻辑思维,如演绎思维,类推思维,形式化思维;有辩证思维,如整体思维,交易思维,阴阳互补思维,和谐与均衡思维;有直观思维,如模拟思维,功能思维;有形象思维,如意象合一,象数合一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观察世界的辩证思维。

历代易学哲学所讨论的问题,借中国古代哲学的术语说,既讲天道(指自然观、宇宙现),又讲人事(指政治、伦理生活),而以探讨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中心。

古代的易学哲学是前人遗留给我们的一份精神财富。各时期的易学哲学,虽有自己的特色,但作为一种哲学形态,是受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支配的。

例如,《系辞》在解释卦爻象的性质和变化时,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命题的涵义是讲两点论后来被一部分易学哲学家所继承,到北宋的张载和清初的王夫之手中,被阐发为关于对立统一的法则。他们的解释属于辩证思维的路线。

易学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哲学形态,应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易学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对《周易》占筮体例的解释,表达其哲学观点的。这是其它流派的哲学所没有的。其对卦爻象和卦爻辞的解释,从《易传》开始,便存在着取象说和取义说的对立。

取象说是取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释《周易》中的卦爻象和卦爻辞。

取义说是取八卦和六十四卦卦名的涵义,解释卦爻象和卦爻辞。

如对乾坤两卦的解释,取象说则以乾为天,坤为地,或以乾为阳气,以坤为阴气;而取义说则以乾为刚健,以坤为柔顺。

这两种说法,在《易传》的体系中是并存的,而又互相补充。

易学哲学中的学术之争和派别斗争,推动着其理论思维的发展。但是这一发展,不是直线的,而且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无论象数学派还是义理学派,他们的学说都是相互影响的,彼此之间存在着批判地继承关系和相互扬弃的关系。

不同的学派在斗争中,经常吸取对方的思想资料和个别的论点,来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内容。

例如,汉易主卦气说,哲学上则以阴阳二气消息说明天道和人事变化的规律性。魏晋时期以王弼为代表的易学,则主取义说,以卦象和阴阳之气为有,以其义理为“无”,宣扬万有以无为本的玄学,这是对汉易的否定。但是,玄学派的易学哲学,并没有取消阴阳二气说,而是将其置于贵无论的体系下,视为虚无实体派生的东西,以此丰富其理论的内容。

易学哲学无论就其形式和内容说,都是受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制约的。易学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个时代的易学及其哲学,都是那个时代的历史产物,反映了该时代的精神面貌。

传统社会的易学家和哲学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奉《周易》经传为“圣人之书”,以其内容为“周孔之道”,认为《周易》自身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满无缺,是绝对真理。易学家的任务,是通过注释,揭示其奥秘,来发扬圣人之道。

《周易》自身有它的本来面貌,而各时代的易学都反映了易学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面貌。

研究易学哲学史必须打破旧的经学史家从卫护周孔之道的立场评论各派易学的陈腐观念,要将各派易学及其哲学放在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并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态度评判各家理论,因为各派易学及其哲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其对《周易》经传的理解包括文字方面的注释,打上了时代烙印,在研究中更应注意其逻辑的和历史的演变过程,不能以后人的注解代替前人的思想,更不能以今人的观点比附古人的思想。

从历史上看,研究《周易》的有两类人物:

一类是历代经师或经学家,以及后来从事于注释、考据《周易》经传的专家;

一类是历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将《周易》当成一部哲学著作,研究其中的义理。

有些经师或经学家本人亦是哲学家,其著作对哲学问题论述较多,但有些经师解易则停留在文字训诂上。

研究易学哲学史,就取材说,应以哲学家、思想家以及富有哲学思想的经学家的著述为主。

丁俊贵

2023年8月26日

相关文章

  • 《周易》算卦的应用之小记

    算卦的应用 《周易》你是中国哲学重要的源头之一。 《周易》也被称为易学,在山东大学有山东易学研究中...

  • 易说

    世有周易,然后有易学。易学常有,而周易不常有。故虽有易学,祗辱于易学家之手,骈死于阴阳八卦之间,不以易学称...

  • 吴文才:关于哲学精神的诗化意蕴

    关于哲学精神的诗化意蕴 无锡 吴文才 笔者认为,黑格尔的哲学和中国的易学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绝对与太极、正反辩...

  • 我与易学的缘分

    可能有人会问,啥叫易学?我这里说的易学,是指《易经》以及由《易经》衍生而来的各种预测术。 说起与易学的缘分,还要归...

  • 习读《人间词话》译注笔记七十九

    卷二 人间词话删稿 七 文体之难与易 散文易学而难工,骈文难学而易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小令易学...

  • 如何选择数据可视化BI厂商?看看这就知道了

    第一、产品易学易用。这两者是相互的,易学才会易用,易用才会易学。很多公司都说自己的BI产品易学易用,究竟怎样才是它...

  • Java语言概述

    Java语言特性 1、Java语言是易学的,Java语言的语法与C语言和C++语言很接近,使得大多数程序员很容易学...

  • 易学基础(1)

    1.阴阳(对立、互根互存、消长、转化) 2.五行(五行、生、克、制化、旺衰~重点记旺、相、死) 3.十天干(名称、...

  • 易学与太极拳

    易学与太极拳 一、 易学概述易学即周易,初创于五千年前的伏羲时代,完善于三千年前的周文王时代,被尊为“群经之首”...

  • 易学学习的本质是“交流”,交流的是易联想与逻辑产生的思路。

    究尽易学 所属专栏: 作为易学生,想要学好易学,到底应该如何做? 易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一个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学与心理》——易学哲学(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bv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