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著作《非暴力沟通》之前听过几次音频解读,对于这本书籍印象非常深刻,尤其其关于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求、请求的内容非常实用,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对相互沟通方式上的革命性认知。最近我拿着这本书的纸质版进行了快速阅读,书中除了四要素依然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外,发现里面提到了一个“责任”,对每个人的沟通效果甚至心态都是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底层支撑理念之一。卢森堡博士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这是每个人对自己负责任的方式。

文中提到我们在暴力沟通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场景是,对方让我们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或对方让我们不得不产生了了某些感受。比如:你那么晚写作业,让妈妈觉得很伤心;你这么晚回来,我不得不在客厅一直等你。在上面语句的表达过程中,妈妈的伤心是由于孩子写作业写得太晚而引起的;我在客厅一直等你是由于你那么晚回来造成的。这样表达产生的结果是,对于表达的人本身他会觉得他很无辜,都是对方引起的;而被表达的人受到这样的责备,会可能产生四个反应:1.责备他人;2.责备自己;3.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4.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这个时候,如果被责备的人是一个“老好人”的人设,他很容易会倾向于责备自己,觉得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发生很抱歉、很内疚,非常希望能在下一次中改进,以免让别人不开心或者影响到别人。这个时候他会把自己为什么那么晚写作业或者那么晚回来的原因和需求,暂时抛到脑后,直到下一次面对同样的场景而不得不那么晚写作业或者需要那么晚回来时,会产生纠结。整个事情的解决可能会相应地延长一些时间,也可能会给双方继续造成一些困扰。
而如果被责备的人本来身体很疲惫或者心情不是很好,不希望被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他可能会反过来责备他人。“随叫你等我的,你自己不会去睡觉吗?”这种话就可能会随口而出。
这个时候如果双方有《非暴力沟通》提及“做自己主人”的心态,然后再进行沟通,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呢?
责备他人的人会认识到自己会伤心或者自己等对方等得那么晚是自己的选择,然后她把这种认识表达出来的话,就会是“我看到你今天比较晚写作业,我有点伤心,因为我希望你的身体健康,不要因为熬夜而熬坏身体,你下一次可不可以早点写做作业”,“今天孩子被老师批评了,我希望可以和你谈谈今天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的事情,所以等不到你我有点着急,下一次如果你不能回来的话提前跟我说声,我电话和你先进行一个简单的沟通,可以吗?”
其次,即使责备的人依然用了暴力沟通的方式,被责备的人,也可以通过意识到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无法为他人完全负责,来实现非暴力沟通。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做到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或者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于双方的沟通也是一个良性的过程。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孩子可以说“妈妈,您伤心,是因为您希望我身体健康对吗?看到您这么伤心,我感觉很抱歉,而我之所以这么晚写作业是因为我在小明家探讨今天课上的实验,我觉得这个实验的探讨过程是比做作业还要重要紧急的事情,所以我先去探讨实验,我以后会注意点合理安排时间,因为我也非常希望我身体健康,以后我会提前跟您说声,也请您不要因为我做作业的缘故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好吗?”,夫妻之间可以说“老婆,今天儿子出了事情,你有点着急,你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长,所以你希望找我商量对吗?”
如果双方并着做自己生活主人的态度去沟通,我们会把对方的行为剥离开来,可以很坦然地说出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情绪、自己的需求以及各对方的请求。而如果对方不满足自己请求的情况,即使会再次表达自己的请求,但也能够从自己为自己负责的角度更坦然去探讨更好地解决办法,而不是限于一种无助、愤怒、惭愧的情绪而无法客观去思考和评估,也无法冷静下来去倾听对方的心声。书中提到可以练习用负责任言语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从而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并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识,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他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
我清单时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个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 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通过以上“负责任”的沟通方式以及相关练习,如果有些事情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我们会摈弃不做;通过练习,我们清楚我们做的事情是符合自己价值观和需要的,我们主动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需要来选择生活。我们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我们就会更加快乐和有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