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提到的书是《非暴力沟通》简称NVC,这本书我在拆书和培训中都提到过,买书送朋友不低于5本。为什么如此的推崇这本书呢?因为简单而且好用。
简单在于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只有4个步骤: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好用在于这个方法论,回到了我们内心最核心的东西-需求,从探索自我的需求出发。与其说它是一本沟通的书,我更觉得它是一本探索自我的成长书籍。它抓住了最核心的东西,自然有了它的深度和可用性。
相比其他的沟通书籍,我觉得它更深度,更真诚,自然也少了策略性。所以它更适合与自我,与亲密他人重要关系的沟通,对于工作场合等更讲究策略性的场所,我觉得可以结合其他沟通工具,如《关键对话》等,有选择性的使用。
接下来我会用我的理解去分享这本《非暴力沟通》的内容,我会分【为什么要用】【具体是什么】【怎么来用】来阐述,不完全是作者的概述。(欢迎讨论)
【为什么要用】
我每一次向别人推荐,我都不会说你需要它,而是如果你想要你的关系更好,你可以选择看它。如果你已经有一个很满意的沟通方式,那我觉得你可以跳过这本书,但据我了解到有好的沟通方式的人,其实很大程度上都用了类似这个方法论,可能这个是他们从家庭,甚至其他途径习得的方式。
在我们的关系里,特别是一些冲突的时刻,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会用怎么样的方式来处理呢?争吵?冷战?同样面对别人对我们的语言攻击,特别是亲密的他人,我们会怎么做呢?争吵?冷战?我们可能也还会解释等等。
其实说到底,就是2种方式,来自我们生物的本能反应:“战斗”或者“逃跑”,其实解释也是战斗的一种缓和方式,如果你仍然站在了自己的角度上去说明这件事情。而这些做完其实并没有利于我们的关系,反而有时候越吵越疏离。也许你听到过一些吵架有益于关系的理论,但这种吵架一定不是干吵。
作为人类,我们除了本能的生物性反应外,我们还有更高级的方式,启用我们人类更高级的对自我和他人的同理和内在的感知。这让我们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无用的争吵,让我们可以尝试的去看到以及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更有可能的被满足。同时对我们关系的亲密度是有良性的作用。
【具体是什么】
这里先举一矫情例子让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暴力与非暴力沟通的差别:
案例(暴力沟通):你晚上加班到很晚了,你想要男朋友过来接你,但是男朋友回应到你自己回来吧,你当天其实已经很疲倦了,也许你会因为被拒绝而感到难过,甚至气愤。你可能的回应可能是:“哦”,也可能是“让你接下我很难嘛?”回去以后,你可能会因此而生气吵架。
案例(非暴力沟通)用非暴沟通后例子: **,我今天让你来接我,你拒绝了我(观察 ),其实我挺难过沮丧的(感受 ),因为我今天很累,想要被呵护(需求 ),你现在可以抱抱我嘛?/你可以下次来接我嘛?(请求)
此案例看起来略显矫情,但其实非常的常见,大家可以试着代入角色,如果你是其中的乙方,你所感受到的是不是差别会很不一样呢?
具体来看看这四个步骤:
观察:是指描述客观发生的事情,比如你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是不含个人主观色彩的,我们平时的沟通里面容易混在其中的是评价,如我们刚才的例子上“我今天让你来接我,你拒绝了我”是观察,如果你说的是“你不肯来接我你不在乎我”,那就是评价了。评价的表达容易让我们感觉到被攻击以及不舒服的情绪。常见的评价有:批判,比较,贴标签,责备等。在这里引用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情绪:是指感受如何,我们的习惯会比较容易忽略了情绪,情绪除了开心,难过,其实还有很多。情绪是由于我们的需求满足与否而激发的。我们比较容易将感受和想法混合在一起,如例子上面是感觉到难过沮丧是感受,而我如果是说我觉得我没有游戏重要,那就是想法了。而我们必须承认任何的情绪都来自于自我的需求,而不是由于他人导致。
需求:是什么样的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需求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我们最忽略的部分,也许我们感觉到了情绪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求。而如果我们找到的自己的需求,那么我们可以邀请自己和他们做一些事情来满足我们,其实远远不仅只有一种形式。引用一句话:You feel because you need. I feel because i need.
请求:你希望别人可以具体做些什么?在这个部分要足够的具体,同时记住是请求而不是命令,别人同样是可以拒绝的。如例子上愿不愿意,可不可以是请求,如果我说你下次一定要来接我,那就是命令了。
很多人说我觉得没有用,说了别人也不会做,我想在这里提一个很关键的点,非暴不是用一个套路去让别人愿意做你期待的事情,完成你的目标,而是通过一个有效的沟通的手段,让两个人在一个可以沟通,愿意展示自我需求的频道上。最终是关系的链接更加亲密。
【怎么来用】
有些人可能会问:“难道每一次都这样说话嘛?”当然不是了,一个非暴力的专家,平时用到的也不会超过20%
选择的标准:关系利益最大化
在你觉得需要的时候想到它用到它,当然,我更鼓励大家可以多尝试去用。
运用的场景:其实任何的场景都是可以的,特别是在一些冲突层面上,同样表达感激也是可以的,让对方知道他做了什么,让你的什么样的需求得到满足,并有了什么样的情绪。
运用的方式:非暴力语言可以对内也可以对外,对内是自己去觉察自己的情绪需求,对外你是觉察他人的情绪和需求。当你愿意尝试去看到别人的感受需求的时候,你会更能理解他人,哪怕你没有觉察正确,别人也会感觉到你愿意去尝试理解它而感到被看见。
一定要按照这个模板来用嘛?其实不然,非暴力更核心的是它的理念,方法论可以结合你的沟通方式有些调整,可以更自然的运用起来,当然前期的时候可以有些刻意的练习。
最后想说,在关系里面,我们需要找到可以满足彼此需求的方式,任何忽略一方需求的方式都不能长存以及健康,有一个讲非暴力的老师有个有意思的说法,她觉得其实非暴是一种创造力,找到可以满足双方的创意的方式。
我想说非暴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在你原本的习惯模式里可能会让你短期里更安全舒服以及更有确定性,而探索自我的路上,会有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而它最终走向的是更亲密的关系和更真实有力量的自己。
题外话:作为一个心理学背景并且在从事这份工作的小姐姐,但其实在关系里面袒露需求对我难度挺大的,而我又的确认同它如此的重要并且我看到了它对我关系的有效性,我在不断的尝试和突破,如果你们和我一样,希望你们也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