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风—中原焦点团讲师、心理咨询师__陕西大荔心理咨询协会__坚持原创第(1311天)健身打卡第(592)
行为主义
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情绪条件作用和动物心理学。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主张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他还把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应用到了动物研究、儿童教养和广告方面。他在使心理学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美国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行为主义有两个代表性的实验,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是人为的训练,比如孩子做的好就奖励,做的不好就惩罚。还有几种疗法,比如:
厌恶疗法,比如让一个爱喝酒的人,喝足够多,再催吐,以至对喝酒产生厌恶,直到达到戒掉酒的目的。
还有满灌疗法,冲击疗法,暴露疗法等,就是如果喜欢就一直让做,比如一个孩子爱抽烟,一天抽一包,现在让他抽两包,在一个封闭的房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抽伤了。也就不抽了。
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在摸索中寻找规律,代表性的有强化,强化又分正强化与负强化。惩罚,惩罚又分正惩罚与负惩罚。消退,消退就是对不好的不予以理睬。比如一个孩子爱咬手指头,不予以理睬,慢慢的症状就会消失,越关注,问题持续的时间越会长久。
策略派,特别之处就是对问题的努力,越努力问题反而就会越停留,问题就会成为问题,问题就会持久的存在。比如失眠,越在乎失眠,用各种方式比如听催眠音乐,想各种治疗失眠的方法,失眠反复不能缓解,当采用无所谓的态度,爱咋咋滴,不去特别关注失眠,失眠反而会缓解。
在人们的 认知中,有的人会有极端化的思维,比如老想孩子的不好,越想越有情绪,越想情况越糟,想要改变就是切断恶性循环,不紧盯问题,自己没事找事去做,转移注意力,转换注意方向,慢慢的,恶性循环就会被打破,良性的循环可能就会慢慢的形成,接着改变也可能就发生了。
新行为主义创始人班杜拉,强调的是人和行为的相互作用,比如,我们会影响孩子,孩子也会影响我们,不好的循环久了就会强迫性的循环,比如讨厌爸爸酗酒,结婚后又找了一个爱酗酒的老公,就是把行为模式模式意识化了,要想朝向自己想要的模式,那就要打破旧的不想要的模式,调换成想要的,新的模式,比如以前老是找对方做的不好的方面,那现在就去看对方哪里做的好,及时的认可与赞美,那对方慢慢就会从魔鬼变成天时。
新行为主义主要强调做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通过观察学习,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做好孩子的榜样是关键。
新的行为主义 主要强调自我调节,自我效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