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苏轼词鉴赏
苏轼词鉴赏(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词鉴赏(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 青枫飞燕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18:10 被阅读0次

    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周瑜)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分析鉴赏: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7月,苏轼在黄州贬所。

    这是一首怀古诗,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长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卓绝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的抒发于笔端,有力展现了词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上片写景,描绘了万里长江的壮美景象,渲染古战场,为人物出场做了铺垫。

    旧的垒城西边,有人说这是三国周郎大败曹军的赤壁古战场。这里的赤壁并非是当时的战场,古战场在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而苏轼,这里是在黄岗城西,靠长江北岸,名为赤壁矶或赤鼻矶,两地相距250公里。后人为了区别,称黄冈赤壁为东坡赤壁或文赤壁,将蒲圻赤壁称为三国赤壁或武赤壁。

    东坡在这里用“人道是”就巧妙地化解了此赤壁非彼赤壁的尴尬和矛盾。

    “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出了古战场的雄奇壮观。“乱石穿空”,写出了山石嶙峋突兀,高耸入云的样子,“惊涛拍岸”,写出江水湍急,波涛咆哮,气势凶猛的气势。“卷起千堆雪”写江水打在岸上,激出巨大的水浪,似千万层白雪堆积。“卷”字,写出了浪花形状,“雪”字写出了浪花颜色,“千堆”写出了浪花堆积的程度。这里从声音、颜色、气势、形状上写出了水急石高,涛声震天的气势。

    这句写景渲染了一个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古战场壮观景象,以此烘托当时战斗的激烈氛围。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是上下片的一个过渡,由赤壁壮观景象,联想到赤壁大战中以少胜多的东吴将领周瑜,由景过渡到人,为人物出场做了铺垫。

    下片怀古,追忆功业非凡的英雄豪杰,衬托自己年老无为。感伤中有奋进,失意中有旷达。

    从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野不断收缩,最后聚焦到周瑜身上。蒙太奇的使用,突出了核心人物。

    小乔是周瑜的夫人,“初嫁”二字,意在用妙龄美人来衬托周瑜的年少得志,潇洒倜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装束儒雅,指挥若定,沉着应战的神情气度,“谈笑间”与“灰飞烟灭”形成对比,一方面是周瑜谈笑风生,轻松随意,另一方面是曹军四散溃败,狼狈不堪,突出了周瑜笑谈破敌的豪气,用外貌、神态描写和小乔的衬托,刻画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雄姿。

    当时周瑜34岁,火烧赤壁打败了曹军,建立了伟大功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此时东坡49岁,却奔波宦海,挣扎沉浮。在对比中既写了东坡对周瑜英武举止与青春才干的钦佩仰慕,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又写了仕途坎坷,屡遭磨难的愤激与不平。

    罢了罢了,人生恍然一场大梦。尽管挫败失意,但东坡并不执着于此,他能想得透,看得开,明白即使像周瑜那样的英雄人物,也会随时光消尽,化为一抔黄土,一堆青冢。而一己之穷达宠辱,得失成败,亦不过是转瞬即逝,又何必耿耿于怀。于是惆怅化解为一杯美酒,洒向水中,一祭江月吧,在清风明月中,让自己脱离苦闷,获得精神的自由。

    作者以周瑜自况反衬出他人生失意,仕途挫败,但可贵之处在于东坡能将个人荣辱放眼于历史宇宙之中关照思考,能用高远的眼光看待一切,用旷达超然的态度化解这一切,豁达面对现实,表达了他超脱旷达的乐观精神。

    全词借古抒怀,格调豪迈,笔力遒劲。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词鉴赏(1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mx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