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图书馆里,打开书,头脑中空空荡荡。双眼盯着上面的字,神思却不知道跑到何方去了。看着看着,蓦的,头往下一栽,人便清醒了一些。双眼看向页面,字也就在脑海中显现:它们一个一个连成一句话,一个段落。
我又迷糊一下,半梦中那些字、句、段在意识中流转,隐隐约约中似乎有一个大概轮廊;再清醒一下,撇开蒙眬中的意识回到页面。这样反复许多次方才将整篇文章看完。
文章看完了,当我努力回想自己所看的内容,这时,我整个人却突然地完全清醒过来:我刚才看的是什么内容呢?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仿佛作了一个梦,梦中我在看书,书中的内容如梦中的颜色,暗淡且没有形象,更不用说它的思想内容。
我苦笑着起身,走出图书馆。
天阴沉沉的,有雨将要落下,街上的行人脚步匆匆。我被风一吹,头脑愈发地清醒,我忽然发现自己意识中对理性的事物总是留存不住,而对一些感性的事物却变得极其敏感,得以在头脑中长久留存;这种情形造成我学习理论性的知识的时候总是容易遗忘进而产生疲倦,使得自己的学习效率极差。但我知道,这是生命的一种规律:我已过了那强记博闻的年纪。我现在能做的是,记多少便是多少,在一种轻松的学习心态中使自己成长,让自我充实。
我想:“我的生命到了当下这个阶段,不要对自己太苛求。只要是每天在进步,步子小些,这也是存着一种积极的意义的。而这种意义的实质是我的追求--看书与写作。这种追求是对自我的完善与充实,将摒弃少年时代学习的功利性。”
我对着飘落的雨丝笑了起来,我的这种心态是在为自己刚才的学习状态找借口吗?可想一想,现实的情况真的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