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800多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
新高考改革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要说到底改了哪些,还是有很多学生与家长不是很了解。
其实早在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拉开了高考改革的序幕,而改革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扩大了学生的考试选择权、学科选择权。
原本只有文理两种,现在扩展到从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任选三门的20种(浙江加上技术,选择组合更多),面对如此多的选科组合,学生在做出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下面这几个因素。
1、学生自身主观因素
学生自身的学科兴趣与专长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选科做出选择,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即是促进学生兴趣、特长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因此,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挖掘自身兴趣,并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学业是非常重要。
2、学业水平与高校专业要求
虽说选科要以自己兴趣为导向,但由于学业水平能力、高校专业需要的选考科目要求等一些客观因素,同样影响着学生选择。
比如:当兴趣与能力发生了冲突,这意味着如果出于现实因素的考量,到时真正喜欢的科目并一定会成为他们最终的选考科目。
因为学生在选择一定程度上仍然会受制追求高分数、名牌大学等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有因必有果,这些因素同样也反应了这些现实问题。
1、缺乏生涯教育基础,选科功利主义倾向
根据调查发现,在选科时,如选考物理有近九成的专业可以选择,那么,很多学生出于现实考虑而去选择物理,这种选择虽然有利于目前,但没有考虑自身发展。
2、不能很好的定位自己,迷茫焦虑
关于新高考选科问题,虽然有部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科目,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不知该如何选择;
其原因是因为各科比较平均,也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更不知道说自己喜欢什么,从而难做抉择。
综合上诉,我们不难发现,生涯规划教育是目前中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本身都是应该树立好职业发展的意识,将职业生涯发展的概念融入教学活动中,在了解自身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
文章由【逻马生涯】整理发布。
专注于国内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和家长解决生涯规划的烦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