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珍妮
越长大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留下的知己越来越多。
世人总说,不管是谁每到一个年纪就会面临不同的交际圈,在不同的交际圈碰到自己真的能够相处下来的人,又或者在某个圈子认识到那些本不该属于你人生中一部分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过客。
那么问题来了?遇到的人你怎么去判断是否你的知己好友又或者是过客呢?
也许就是需要经过相处叭!
小的时候,我天真的以为只要我认真地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就应该真心托付于我,但是越长大越觉得身边的人,更多的是来我的生命里走一遭,过后啥也不留就走了
也许真的要等到经历了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才会更加印象深刻的明白这一个点。高中的时候还是蛮天真的觉得我真心去对待的朋友,他们也应该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
以前讲一辈子讲永远讲真心感觉都太过于随便了点,而现在这个越来越变得奢侈了,也越来越不敢轻易去交付真心了。
那天听到舍友讲起刚开学的我们,回忆起大一的点滴,那时候很好啊,出门吃饭都互相叫着,去干嘛也会招呼对方要不要去,上课的时候八个人也都整整齐齐的。
殊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也变成了一个个的小帮派。有个舍友说你们都换了好几帮人了,也就我一直是同一个伴。可能是我之前太多的去交友,以至于上了大学我懒得去融入,人家客气那我就客套,人家不客气那我也不生气,日子就一天天过着。
其实我很想说,我从来没换人,我从一开始一直都是一个人去做很多事情,不管是进协会又或者学生会,我都是一个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不管是吃饭又或者上课,只要我想跟人一起搭个伴走,总会有第三个人出现,而我慢慢的觉得自己是多余的那个,久而久之我便习惯了一个人
其实说真的我大多数时间不是和部门的人,就是一个人,部门的活动,学校的活动,又或者报名参赛,一直到大二的竞选学生会主席团,我觉得我的社会经验是足够多的,但是也就是相处的人太多了,我也不知道谁是真心,谁是假意。我也很想和宿舍的人有所交流,因为作为舍长,我真的很希望自己的宿舍和和睦睦,可是好像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容易,以至于我也懒得去管,懒得去做,懒得帮她们处理所谓的人际关系。
很多时候总有人会一句话丢给我,说我是舍长,就该我出面。我很诧异,也很无奈,我是舍长我又不是你们的家长?凭什么宿舍卫生我不说打扫就没人动,凭什么下雨天我出门就要给宿舍人打包带一份饭?凭什么大事小事都要我来,而她们总能够袖手旁观,还站着说话不腰疼。
慢慢的我知道,大学舍友不过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他们有他们的故事,而我也有我的生活,我没必要管太多,也没必要帮太多,能够顺带那就顺带着帮个忙,没必要勉强自己去为他们做太多,因为换来的不一定是感激,有时候甚至是讨厌。
我的大学生活一开始都挺普通的,普通的加入社团,普通的进了学生会,普通的当上了班委,普通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和社团工作。
一直到身边出现了我爱的那个他,陪伴了我走过后来的大学生活,我才觉得我的大学生活一下子有了意义,也是他告诉我:“你很好,你只是太善良了,太替别人着想了。你不要这样子搞得你很累,我看了很心疼,你以后遇到人,先对人三分好,而后在后面的相处中慢慢的去加减分。这样的人际交往才会让你感觉开心而不累。”
我心想,也没错啊,对于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警戒心,不要对别人太好,当然是在能力范围内对人好,也不必要对人太差,客套一下就够了,毕竟相处的时间还长,没必要搞得很尴尬。
我很感激,我碰到了我的男孩。
那个比我小四个月,心智却比我成熟许多的我的男孩;那个遇事先考虑我而不是考虑自己的我的男孩;那个在我被别人质疑的事情的时候,不会责怪我,而是站在我身边陪我面对所有一切的我的男孩;那个永远在照顾我,陪伴我的男孩。
当然我还有我的闺蜜,她们对于我而言是很特殊的存在,也许我们没在一个地方,但是她们总能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陪伴鼓励和帮助,我们不会每天聊天,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只要一条消息就会立马出现。我们假期都不一定能见上一面,但是一有时间我们就会聚聚,说说话聊聊天,好像我们还是当初一起去吃饭,一起去散步,一起做事情的那群人,只是我们身处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心中有对方,我们无论如何都会是对方坚强的后盾,我不羡慕那些身边围绕着很多朋友的人,但是我很庆幸我的身边有三五个永远能让我感觉自己被照顾,被关心的她们。
所以呀,不要担心,总有一个人会把你捧在手心用心呵护的呀!总有一群人会义无反顾的帮助你的呀!那圈子不同就不要硬生生强迫自己去融入了,那样真的很累!每个人都足够优秀,足够去拥有更精彩的人生和更真心的朋友和最爱你的那个独一无二的TA。
慢慢等,精彩的人生需要自己去争取,
慢慢来,真心的朋友需要自己去发现,
慢慢找,最爱你的那个人一定会出现。
还有呀,别忘了,你应当是爸妈心中最宝贝的那个人,一定不要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哦
小编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个人公众号的运营者
我是一个有着作家梦的女大学生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关注!!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不一样的能量哦~
更多优质原创文尽在公众号“珍心话给妮听”,欢迎你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