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乱世驱人全气节,天殷嘱我重斯文—记“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中)

乱世驱人全气节,天殷嘱我重斯文—记“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中)

作者: 西北大学金色年华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08:37 被阅读6次
    精诚求实毕生愉,缘结物理为其献

        我们常把工作勤勤恳恳作为一个很高的标准,但 在工作面前,那种废寝忘食的勤奋对于彭老却是常有的事,而勤奋也是他留给大众深刻的印象,即使接触不多的人也会为之感染。庆祝世界物理年开展的期间,虽已处耄耋之年,却仍亲自于人民大会堂作学术报告,夙夜在公,这种勤奋着实让人感动。

        彭老先生在后来的回忆时总是觉得自己艰苦的程度还不够,认为自己锲而不舍还有些不足,对科学研究还是缺乏细致的深入,要向周培源先生学习那种勤能补拙的精神,若再勤快一些,还能取得更多不斐的成就。彭老先生能在取得这样成就的同时还时刻检讨自己,实属不易。

        从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与物理结缘,直到一代大师人生谢幕,生命划上句号前,他从来没有间断过物理研究和与物理有关的活动的参与,时光便是最好的见证。老年丧妻、暮年失子的彭老先生说自己并不孤独,还有随他一生的理论物理和他相伴,万物皆可抛,唯有物理深入骨,因而他并不孤独。

        “人,总是要走到他的终点,但彭桓武是后辈景仰的并不多见的科学家,他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杨国桢如是说。彭老先生在核物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束囿于某个方面,这可能和他不同时期研究方向的转变有关。当然,这也缘于他对重要并有兴趣的物理现象做出的深入浅出的探讨。彭老先生研究领域极其宽泛,在激光物理、分子物理、原子物理等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成就。

        悄悄的您走了,正如您悄悄的来;您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2007年2月28日,彭桓武先生因病与世长别,捐赠自己毕生家产于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有着彭老亲笔签字的《彭桓武遗嘱》上这样写道: “丧仪从简,不举行任何会,骨灰不存任何公墓。‘两弹一星’金质奖章赠给国家一级的军事博物馆。书赠理论所图书馆。上网的电脑及相连的打印机各附件与桌和转椅,应归还理论所,并告知公司停止上网……”

    严以律己求深新,朴素求实显真诚

        彭老先生对待研究的态度非常严肃,一种近乎执拗的严谨,唯说自己懂的东西,不懂的从未胡乱言。他认为自己年岁已大,有些陈旧观念追赶不上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情况也不明悉,因而于自己悬车之年时提出不带研究生,随后又提出不去参与中科院研究所的职位评定。一生严于律己,事事皆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一生朴素求实,事事皆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

    上图为彭桓武先生年轻时的照片
    万般读书高,饱学之士、钜学鸿生

        彭桓武学生的学习能力令人难以置信,可谓是博览五车、学识渊博、理解力超凡。这点在薛定谔与爱因斯坦的书信曾夸赞过彭桓武可见一斑。

    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幼时彭桓武先生常常待在父亲书柜,一呆就是一天的求学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于清华大学求学时,彭桓武就利用无课闲时去图书馆,观阅中外典籍。所借书籍虽大多与课程无关,但每次也总凑满借书规定的上限。仅一年光阴,年岁尚小的彭桓武便读完了怀特海的《科学和近代世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可谓是亘古通今、通晓中外。曾经借阅《荀子》精读,发现一章可能在流传中有言序颠倒,并尝试更正。他也从“道心维微,人心维危。维精维一,允执厥中”中学到了科学地认识物质世界,以至于之后选择了物理这条道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乱世驱人全气节,天殷嘱我重斯文—记“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hp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