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七丰
大家好,我是写真实故事的老吴大掌柜。
一起来看看今天的故事
01
琴姐从包里掏出那份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检查报告递给了医生。
她不是病人,也不是来复查的,琴姐只是来确认心里的那一份疑问。老李越变越瘦,吃什么都觉得胃不舒服。
虽然老李避讳不去谈,琴姐也是,但是她心里有数。
琴姐前几天带着老李来做了各种检查,报告出来当天老李在家觉得有些疲惫,就没来了。
医生看完报告后说,中期了,还是尽早来医院治疗。家人要有心理准备,这种病当然是越早治疗越好,费用不好说,多准备些。
琴姐的儿子李俊捏了捏眉心,叹了一口气。
琴姐哽咽了一下,吐了一口重气,然后拿起报告说,我们治不起,我们有相识的中医,我去给他抓些中药。
02
医生见怪不怪,病人脾气会不好,你们只能好好担待。
琴姐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在李俊的搀扶下走出了诊室。
老李年轻的时候脾气就不好,更何况如今人生病了,脾气一天成倍地增长。
家里是有钱,谁兜里没有点小钱?可是问题是多还是少。家里拿不出足够的钱来给老李治病。
更何况儿子还没结婚,娶媳妇更是要花上一笔钱。
在医院门外的石阶上,琴姐一下子坐下去了,人仿佛老了十岁。
李俊跟着坐下来然后开口,妈,回去要告诉爸吗?要通知大姐吗?
琴姐说,现在就给你大姐打电话,商量一下要不要治。
琴姐是个爱子女如命的普通女人,她习惯有什么事都跟儿女讨论。
这种事在电话里头不好商量,好在女儿没有远嫁,都是在同个城市。
他们约好隔天女儿回来一趟,但是不要回家,母子三人要在外面讨论一下,是要瞒着老李的。
琴姐不知道儿女的想法,但是琴姐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想花钱给老李治病。
已经11月份了,再过几个月,就要过年了。很快就有新年的气氛了。
可是,琴姐却越发觉得冷,就如同在和老李的这段婚姻里一样,没有夫妻恩爱,只有永不停止不断冒出来的冷。
03
琴姐是1965年出生的,娘家是在安徽偏远的一个小山村。
1985年琴姐经亲戚介绍远嫁福建,亲戚当年是南北到处跑生意的,他说厦门有一位朋友家是渔民,琴姐嫁过去会享福。
琴姐一家人都欢天喜地,当时琴姐还拿了老李家的彩礼,她觉得自己是飞上枝头当凤凰了。
1985年那时候不是每户人家都吃得起鱼的,琴姐以为嫁过去每天都能吃各种鱼类海鲜,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可是,嫁过去才知道,老李家是在厦门,那是一座沿海城市。
亲戚口中所谓的老李家是渔民简直就是一场骗局,因为老李家里家徒四壁。
琴姐收到的彩礼钱也是借来的,当天琴姐就在婆婆和老李的三番五次催促和强硬的态度下,彩礼被拿走了。
结婚前,琴姐是有见过老李一面的。那时候的老李看上去很老实巴交,谁家父母不喜欢老实的女婿?
看到婆婆和丈夫这么强硬的态度,20岁的琴姐吓慌了,不知所措。娘家远在千里之外,通信不方便。
琴姐只能忍了,已经嫁过来了,不然还能怎么办?
很多年以后,琴姐才知道,当年亲戚收了老李家的500元好处费,让他帮忙介绍姑娘嫁进来的。因为老李家太穷了。
有时候琴姐苦笑,自己不幸的一生就因为那500元。
04
琴姐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
琴姐坚信靠自己的双手才能致富,所以她要老李帮忙给她找工厂打零工。
第一年,琴琴挣了一些钱,她心里有了底气。
可是没想到过年的时候,老李要琴姐把钱交出来,因为他要拿钱去还账。
原来,老李家还欠了不少钱。一开始他们就一直瞒着琴姐。
琴姐气炸了,不肯拿钱出来。老李就对她动手了。
钱没了,还被打了,这日子过不下去。琴姐说要回娘家,老李不肯。
琴姐在心里盘算着,准备找一天凌晨的时候偷偷跑了。
可是,李倩来了。这是琴姐的第一个孩子。
琴姐还年轻,可是发现怀孕后她不舍得让孩子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长大。
而且娘家还回得去吗?娘家也穷,娘家还有彪悍的大嫂。
远嫁的姑娘,没有温暖的婆家,以及那回不去的娘家。肚子里的孩子是琴姐当时唯一的安慰。
李倩生下来后,破天荒的,老李没有生气,反而很开心。
老李抱着女儿到处串门,跟人家炫耀他有个女儿,这让琴姐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可是,公婆却撂了担子。他们觉得儿媳妇没有生儿子就是天大的不孝顺。
本就懒惰的公婆也不去上工了,那个时候谁不去上工赚钱?更何况公婆年轻。
而且家里还有一个小姑子待字闺中,因为穷没人娶。
小姑子还心高气傲不肯远嫁,非得找个本地人。可是媒婆踏破门了,也没人愿意娶。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琴姐觉得自己上辈子一定是做了太多坏事,所以这辈子来老李家赎罪。
05
琴姐是在女儿三岁生日,自己还怀孕六个月那天,终于把老李逼得下定决心做一份长久的工作的。
之前老李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琴姐天天苦口婆心地劝也没有用。
那天女儿生日,可是家里突然来了几个人,要老李还钱。琴姐才知道,老李在外面玩牌欠了不少钱。
那些人很凶把家里能砸的东西都砸了,公婆和小姑子吓得躲到一旁,老李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女儿在一旁哭泣。
只有琴姐一个人挺着六个月的肚子跟那些人说好话,最后把琴姐手上那为数不多的一千块拿走了。
那些人走后,琴姐泪流满面地回头看着眼前这一家子,心里生出了无限的绝望。
她冲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走向老李,问他今天是要选择死还是活?
死的话她成全他,活的话拿出一个男人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躲在女人背后当个窝囊废。
老李幡然醒悟痛哭流涕指天发誓,决心要好好当个男人,浪子回头,金不换。
琴姐的日子慢慢地一点一点的好起来,老李对琴姐还是有一丝好的。
可是,公婆还有那个不省事的小姑子却吃饱了撑着没事干,总爱挑拨离间。
他们说,老李作为一个男人怎么能听女人的话?
慢慢的,老李对琴姐的原先那零星的温存也没有了。
06
那时候大龄姑娘的小姑子终于嫁出去了,对方是一个年纪大身材料却矮小的男人。
公婆也和老李分家了,琴姐每次准备好饭菜,老李端起碗筷夹走好菜,旁边放着一瓶啤酒。
他悠哉地吃着自己的,却忘记给两个孩子盛饭菜,也没叫自己的老婆要吃饭。
没有一点温暖可言,老婆孩子还没吃上,你的酒就先喝上了。
有次老李在吃着一颗苹果,琴姐想着好久没吃了,就凑过去咬了一口老李手上的苹果。
结果不小心咬到老李的手了,老李的巴掌呼到琴姐的脸上了,那一刻琴姐嘴里还没吞下去的苹果,仿佛成了毒药一样。
琴姐直接把苹果吐了,然后若无其事地做自己的事。自此以后,琴姐就没吃过苹果了。
后来,琴姐打算自己去菜市场摆摊卖鱼。
一来两个孩子爱吃,鱼有钙质,二来自己卖的话孩子吃鱼可以省一些成本。
老李是个没有主意好吃懒做的人,对于琴姐的想法他没有阻止也没有支持。
琴姐知道多说无益,东摸索西摸索,最后在菜市场摆起了鱼摊。
07
鱼摊第一次开张,琴姐手忙脚乱地拿起刀刮鱼鳞,剖鱼腹,穿着水鞋叉着腰和顾客讨价还价。
晚上八点的时候,琴姐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第一天开张收支平衡,略赚了一些。
回到家,琴姐一身的鱼腥味惹来了老李的嫌弃,琴姐不理,她看到桌上那些残羹,问两个孩子肚子饿不饿。
两个孩子刚说没吃饱,老李的吼声就传来了,孩子一吓哆嗦了,琴姐拿起脚边的鱼桶往老李身上一砸。
老李骂骂咧咧地出去了,琴姐急忙从另外一只鱼桶拿出两条黄翅鱼,然后进了厨房。
半个小时后,琴姐端出两条清蒸黄翅鱼招呼两个孩子吃。
李倩夹了半条鱼到琴姐碗里,李俊也跟着夹了半条鱼到琴姐碗里,琴姐仔细地挑着碗里的鱼肉放到两个孩子碗里。
那是母子三人最幸福的时光。
08
琴姐每天早上4点起来开着三轮摩托车去从渔民那里批发鱼,然后再去菜市场。
琴姐每次摆摊到中午11点多,然后再回家吃饭。
有时候鱼摊太忙了,她只能叫老李送饭。那次琴姐太饿太累,她吃完饭就趴在桌上睡了一会。
老李在菜市场等了半天不高兴,直接丢下鱼摊回家了。
到家后老李看到睡得正香的琴姐,他直接拿了一把烂白菜狠狠地往琴姐脸上砸过去。
琴姐惊醒然后跟老李吵架,吵架后还是去了菜市场。
家里的男人没有任何作为,琴姐只能自己拼命,自己是两个孩子的支柱。
琴姐的鱼摊一摆就是二十年。靠着这鱼摊,她把家里的房子翻新了,两个孩子读了大学。
2005年的时候,房价只有几千块的时候,琴姐买了两套很小面积的房子,两个孩子一人一套。
老李说买一套大的给儿子,女儿不用。
琴姐直接让他闭嘴,然后带着两个孩子去签了合同。
买完房子琴姐觉得自己身上的任务更重了,原本不想摆摊的她还继续在菜市场呆着。
一双儿女工作后开始自己还贷款,他们让琴姐回家休养不要摆摊。
琴姐说自己闲不住,还是继续摆摊,只是没有像从前那样拼命了。
琴姐原以为可以开始含饴弄孙了,可是没想到人到晚年,老李却出了这样的事。
女儿倒是不用操心,可是儿子还没结婚,琴姐手上的那些钱是想留着给儿子的。
09
母子三人碰面,琴姐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不想花钱给你爸治病,家里没这个实力。如果不是为了你们两个,我早就不跟他过日子了。
你爸对我如何,你们也清楚。你们不用拿钱出来,你们自己也是打工族,拿不起钱。这事由于我来说吧。
母子三人回到家里,老李看到琴姐立马又吼了,你死去哪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老李的破口大骂夹杂着福建闽南这一带男人平常骂人时,那不带停歇一连串难以入耳的脏话。
琴姐习惯了,却也永远习惯不了。
一双儿女听了觉得刺耳,李倩眼泪立马掉下来了。
李俊手上紧握的青筋一直冒起,因为老李是父亲,他是晚辈,他做不了什么。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把琴姐护在身后。
琴姐冷冷地说了一句,你得了癌症,家里没钱给你治。你要是有钱你就去治吧,两个孩子也拿不出钱。
你这一辈子从来就没对这个家里做过贡献,快死了就当个好人吧,别再拖累家里了。
10
都说越凶的人面对生死,越害怕。
老李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最后两行热泪缓缓地流下来。
老李泪眼朦胧看不清眼前的老婆孩子,他仿佛看到过去几十年的岁月里,他是怎么对待老婆孩子的。
那里只有无尽的谩骂,看不到一点为人夫、为人父的样子。
那里只有琴姐以己之力独立扶养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和琴姐之间相依为命。
当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后在玩在嬉笑,而自己的一双儿女却急忙赶到菜市场,用他们那双没有多少力量的双手,和琴姐一起撑起这个家。
而自己靠着琴姐养,然后在游戏人间。
他想起,琴姐曾经义无反顾地要离婚,可是自己却威胁她说,一旦琴姐走出家门,他就把对琴姐的恨转移到两个孩子身上。
他想起,很多次,琴姐面如死灰的样子。
他想起,很多次,儿女看到他却是躲着的样子。
现在,轮到他面如死灰,轮到他被人间游戏了。
这殊不知是他的报应,因为有因才有果。
琴姐出门去找朋友开了中药,回来热给老李喝。
第二天,琴姐去了菜市场,这里才是她的地盘。
菜市场见证了她的一生,在这里,琴姐虽然累,但是她也是用力地活着。
菜市场不像超市那样干净,但是这里的生鸡活鸭、鲜鱼水菜、五颜六色的水果、拥挤的人群,从老到小。
琴姐知道,这是生活的乐趣,和生活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