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毛诗传》说“将”:“请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将”(大意):
“将”应该读如《楚辞》“羌内恕己以量人兮”之“羌”。
王逸(东汉)《楚辞章句》注解:“羌,楚人发语词也。”洪兴祖(宋)《楚辞补注》:“楚人发语端也。”——羌是楚人的句首发语词,没有没有实际意义。
李善(唐)的《文选注》说:“羌,乃也。”又引东汉薛汉撰写的《韩诗章句》说:“将,辞也。”这说明《韩诗》正是把“将”读如“羌”。《文选注》又引《小尔雅》说:“羌,发声也。”
“将”在这里,可能是用于句首的敬词“请”,也可能是句首发语词。
《毛诗传》说:“仲子,祭仲。”祭(zhai)仲,人名,祭氏,字仲,自郑庄公时起出任郑国卿大夫。
但很多人认为“仲子”并不专指“祭仲”,朱熹《史记传》就说:“仲子,男子之字也。”只是某个男人的字。
“仲子”是“男子之字”还是指祭仲这个人,代表着对此诗解读的两大不同方向,前者基本上把本诗当作情诗来读,后者则当作政治寓意诗来读。
当作政治寓意诗来读,需了解写作《将仲子》的政治背景。当作情诗来读,需了解其时的民俗风情。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