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朋友们约饭,我先到了餐厅拿了位置后翻看菜牌,前后看了两三遍,觉得铁板孜然牛肉不错,牛肉是我最近需要补充的食物,补铁补血,朋友来了以后,就愉快的下单了。
菜上来感觉很不错啊,满满一盘都是肉,没有其他菜占地方,一口下去,味道也挺不错,孜然味比较重,但吃着吃着我怎么觉得这牛肉有羊膻味呢,但还是边聊边吃,后来觉得实在不对劲了,才说,感觉这牛肉吃起来像羊肉呢。朋友说,这就是羊肉啊。我说不可能吧,她说羊肉啊,看小票。一看还真是羊肉,以为下错单了,把菜牌拿出来一看,是铁板孜然羊肉啊,我看了两三遍,就愣是把羊看成了牛。就连吃的时候,虽然有感觉,但前期都选择是忽略了实际的味道。
这里有两点挺有意思的。
第一,用理论的角度来讲,佛洛依德把口误和笔误命名为过失心理学,这是压抑到潜意识的思想冲破了防御,表现在意识层面的结果,他指出:“过失不是无因而致的事件,乃是重要的心理活动,他们是两种意向同时引起的结果,它们是有意义的。”
我这个眼误,把实实在在的羊肉看成了牛肉,是因为我内心已经指向明确的选择了牛肉,来补充日常膳食中缺乏的营养元素,以为所看见的,也是牛肉,吃的时候,也想当然的是牛肉,连实实在在的味道,都忽略了。
第二,很多年我都不吃羊肉的,包括在新疆的时候,连烤羊肉串都是不吃,任凭别人说没有羊膻味,很好吃等等的建议,我都无法接受,难以接受的羊膻味深深根植在心理,这是个阴影。因为在读初二的时候,有天姑姑家买了羊肉来做扁肉,让我到她家吃,结果浓浓羊膻味的扁肉,吃一口就止步了,从此对这味道难以接纳。直到去年,尝试开始接受一些外在的东西,和恒爷约饭的时候,他建议从食物开始疗愈,于是正巧就点了烤羊肉串,那天居然吃了六串,后来吃不下了,因为凉了的羊肉,膻味逐渐浓重。之后有几次和朋友去吃烤串,也能吃多几串羊肉串了,而昨晚,那一盘的羊肉,我可是吃了三分之一啊。
吃从前不吃的食物,代表着原来固执的观念,开始松动,开始接纳新的东西。但疑惑的地方在于,感觉味道不对,但却不是第一时间质疑,而是到达了一个临界了,才觉得不对,表面上可能因为我也较少吃牛肉,对牛肉的味道并不像鸡肉或猪肉那样熟悉,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还没有想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