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
《随园诗话》原文:
凡神庙扁对,难其用成语而有味。或造仓颉庙,求扁。侯明经嘉繙,提笔书“始制文字”四字。人人叫绝。或求戏台对联。姚念兹集唐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斯人莫道世间无。”又,张文敏公戏台集宋句云:“古往今来只如此;淡妆浓抹总相宜。”苏州戏馆集曲句云:“把往事,今朝重提起;破工夫,明日早些来。”俱妙。或题诸葛庙,用“丞相祠堂”四字,亦雅切。
扁,会意。从户,从册。本义:在门户上题字。1、匾额,题字的长方形牌子。后作“匾”,梦至一亭,扁日侍康。――《宋史·吴皇后传》2、如:扁榜(扁牓。匾额);扁对(匾额上的对联)
扁对,有说指匾额上的对联。按:但我觉得应该是匾额与对联合在一起的简称。
或,释义:有人。
仓颉,(颉,jié)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 ,又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另据《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号仓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仓颉所创的文字有六类大意,指事情的文字,在上为上,在下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满月亏,仿照其形也。形声的文字,以类为形,配以声。会意的文字,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转注的文字,以老寿考也。假借的文字,数言同字,其声虽不一样,文意相同。所以自黄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动。仓颉造字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即《淮南子》记载的“天雨粟,鬼夜啼”。
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明经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举出后须通过射策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汉时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为郎。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科举制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应试者以明经、进士二科最多,明经科: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所谓帖文,又称帖经,主要考经文的记忆。具体做法是:“以所习之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及第亦分四等。常科考试及第以前的士人,身份是平民,有“白身”、“白衣”、“布衣”等称呼。科举考试合格叫及第,或擢第,或登第,或登科,也单称“中(zhòng)”。 清朝以后称为“明经”的实际是指贡生。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侯嘉繙,本名侯嘉翻,(1698-1746),字元经,号夷门,临海东乡隔溪人,清代作家。生前名满天下而遭际困厄,胸有抱负又沉没下僚。他在雍正年间曾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以“字迹潦草”落选。其实,他的字形略为斜向右上,很有风趣。后以优贡选拔,在上元、金山、江宁、溧汤等地做了近10年的县丞。清乾隆十年(1745年),他只好应聘到镇江做幕僚,不久,在49岁时夜上厕所,竟一跌而死。生平著书500卷,现已十不存一。可说是集不幸于一身了。与袁枚是好友,为其作《侯夷门墓志铭》。
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亦号天瓶居士,江南娄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清藏书家、书法家、戏曲家、书画目录整理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进士,改庶吉士。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官刑部尚书,以预修《大清会典》,书成,加一级。十三年,为抚定苗疆大臣,无功,革职拿问,谕靳。寻赦之,命在武英殿修书处行走。乾隆七年,历官至刑部尚书,供奉内廷。九年十二月,丁父忧,奔丧至徐州,卒于途中。谥文敏。乾隆时大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擅长行楷书,是书“馆阁体”能手。性地高明,深通释典,诗多禅语。书法初从董其昌入手,继乃出入颜、米,天骨开张,气魄浑厚。兼能画兰,间写墨梅,疏花细蕊,极其秀雅。尝作白描大士像,寥寥数笔,而法相自佳。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刻有天瓶斋帖。卒年五十五。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硬读《随园诗话》(4))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里中,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
本人翻译:
大凡神庙的匾额与对联,很难做到直接使用现成词句题写而余味无穷。有人建造了仓颉庙,求匾额。贡生候嘉繙提笔题写“始制文字”四字,人人叫绝。有人求戏台对联。姚念兹集唐人句子:“此曲只应天上有;斯人莫道世间无。”还有,张照集宋人句子题写的戏台对联:“古往今来只如此;淡妆浓抹总相宜。”苏州戏馆集曲句联:“把往事,今朝重提起;破工夫,明日早些来。”俱妙不可言。假如有给诸葛亮庙题写匾额的,用“丞相祠堂”四字,也是十分雅致贴切的。
真老实人言:
成语成句,用于题写匾额、撰写对联,的确不易出彩。因为成语成句,意思固定,耳熟能详,出奇不能,出新已难,出彩更难。唯有谙熟成语来龙去脉,深知题写场所特点,方能熨帖无皱天衣无缝。时下,老干体诗词颇受诟病,其原因除叙事主题宏大,颂扬赞美无边,应时蜂拥而出之外,大量使用成语成句也颇为令人侧目。成语成句不是不能用,关键是用得巧,用得妙,此景此情非此不可。能至此,当称点石成金之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