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汴京繁华记忆——清明上河图

作者: 花颜徐徐来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19:57 被阅读348次

    文/灯芯花颜

    在北宋,在中国的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懂得城市应该如何发展,懂得如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2017年10月31日星期二  天气:晴

    公元1116年的春天如期而至了。

    北宋都城汴京的汴河两岸的柳儿青青,从南方开来的漕船与商船,挤满了河面。码头上商行老板正在指挥脚夫从漕船往岸上搬货物,河市、街市一片繁忙。

    汴京的城中心有一座虹形大桥,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游客。货摊上摆有各种杂货,摊贩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还有些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指指点点,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运货的,推独轮车的……。

    街道两边是各种茶楼、酒馆、当铺、作坊,空地上还有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街上行人不断,有赶路的,送货的,拉货车的,还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虹桥下有一载货的大船很快就要穿过。船夫们显得十分忙乱,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使劲撑篙,有人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站在一旁呐喊助威。

    这一些的繁华景象,被北宋张择端深深地看在眼中。张择端很熟悉京都,少年时先是在汴京游学,后来改学绘画,因能非常细致地画出舟车、市肆、桥梁、街道等城市风貌,朝廷纳贤在翰林图画院让他谋了个专工界画的画师职位。当时北宋界画正处于鼎盛状态,宋徵宗自己本身也是一名杰出的界画画家。

    宋徽宗很注重写生,他下诏令翰林画院的画师必须出门写生。

    张择端一路过来,边走边仔细观赏,缓缓向郊区走去。

    这一季到了四月,对于北宋朝人来说,真是一段热闹而欢快的时光。 此时“百紫千红花正乱”,“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正好可以到青山绿水间游赏踏青。

    这是一个好天气,汴京城内的士庶商民约上三五好友,都带着新酒、小吃、玩物等出城游玩。汴京郊外,是一大片的田野、园苑、山林。这个时候,野外热闹如同市肆,《东京梦华录》记载,“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

    在这春天里,通往皇家林苑“金明池”的路上,总是人头攒动,“游人士庶,车马万数”。汴京的青楼女子也不想辜负这春色,骑着毛驴,“披凉衫,将盖头背系冠子上”。一群年少的风流子弟,“跨马轻衫小帽”,跟在丽人后面,追逐春光。

    良家女子也不想躲在深闺之中被春天遗忘,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出游踏青来了。士大夫家庭的女子则乘坐着小轿,轿帘拉开,以便让春光入怀,轿子上插满了刚刚采摘的鲜花。

    不知道在那如织的游人中,有多少人是为了看山水风光,又有多少人是为了看小轿插花的丽人。王安石有诗道:“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正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回到宫中,张择端在宋徽宗宣和、政和年间,数年数次易稿,最终完成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绢画《清明上河图》并献于北宋皇帝。宋徽宗大喜,直接将此画作为珍物典藏于宫廷内府。

    此时的北宋已开国150年之久,经济文化已处在最繁荣的阶段。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北宋,军事上却推行防御政策,国家的管理重文轻武,国家大量的财富没有用在国家军事强大之上,北宋上下阶层皆沉迷奢糜附庸风雅。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繁华而懦弱的北宋早已被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金国所窥觎。1126年,金兵攻入汴京,一代繁华京都绝代风华一去不返。金国掠走北宋宫廷几乎所有皇室成员和财宝、名贵书画,《清明上河图》流入金国内府。

    六十年后,此画落入元朝内府。1343年,元宫内侍将画转卖民间,至1542年,二百年期间,《清明上河图》在民间流转。1578年,明太监冯保将内府所藏此画窃为已有。后再次流入民间,又两百年后,嘉庆年间终收回清宫珍藏,在清宫时间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

    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在北京紫禁城里大肆窃取宫中珍藏多年的稀世文物并运出宫外,其中,便有《清明上河图》。1932年4月,溥仪进入长春伪皇宫,登上了伪满洲国皇帝宝座。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傀儡皇帝溥仪见大势已去,有选择地将晋、唐、宋、元的法书名画大批携逃。溥仪企图逃走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随身携逃的法书名画和一批珠宝玉翠被缴获。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是在溥仪携逃的众多法书名画中,独具慧眼发现了《清明上河图》。

    然而,杨仁恺先生大为出乎意料的是,数百年来始终埋没在传闻中的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会在这个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被意外发现!杨仁恺先生顿时“目之为明,惊喜若狂,得见庐山真面目,此种心情之激动,不可言状。”真本解开了百年之谜。

    此时真本才得以见日。那《清明上河图》在金国第一次被私人收藏时,金人张著就说过:“《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之宜宝之。”在金、南宋、元、明期间,《清明上河图》是一个在上层阶级广为人知的稀世珍宝。亦正因如此,它成为皇帝、达官贵人搜罗的对象,同时也是一些“向钱看”的画工的伪造对象。

    宋代造假之风盛行,明清两代名画造伪更是达到高峰,尤其是“苏州片”即苏州画工伪造。宋代以来,《清明上河图》摹本已过“千万数”,就算是好的赝本,也达到了价值连城的地步,被世界各地博物馆珍藏,其中尤以明代仇英本和清朝的清院本最为著名。赝本和伪本被世界级博物馆珍藏,在数量上及涉及国家上堪称世界第一。

    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不仅是现在中国的追求,也是一千多年以来中国的追求。

    通过3D多媒体,北宋这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在大屏幕上以创意的动画方式向近亿的中外参观者展示,它的内容早已超越了艺术的范围,它在向人们展示,在北宋,在中国的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懂得城市应该如何发展,懂得如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无戒365挑战营第9天~~~~~~

    感谢您的阅读。请点击喜欢,谢谢鼓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宋汴京繁华记忆——清明上河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sv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