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很多事,大家谈到了教养,现在我来说说。
教养以前是属于贵族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他并不亲民。民国时期,中国文盲高达90%以上,就无所谓教不教养了。城市化、大协作,社会越来越好了,才有了更多的需求。
我认为,一个人有没有教养,要看他有没有做到以下三点:
1、心中有别人。
2、尊重别人。
3、体谅别人。
先说第一点,心中有别人。
陈丹青先生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在厕所里正撒尿,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非常帅的小伙子,看见了我,立刻跑过来站在我后面大声说:「你是不是陈老师?我是从江西来的,你在江西插过队,我要跟你照个相。」我非常尴尬,因为我正在撒尿。他完全不懂应该在外面等我,那样没礼貌,不懂得不可以这样子对一个长辈说话。
心中有别人就是做事,不能只考虑自己。就像马云说的,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心里有他人,就不应该打扰别人,造成别人的困扰。
在公共场合,遛狗一定要套上绳子。看到有孕妇、小孩就应该把烟掐掉。看到身边有人在休息,说话声音应该小点。
狗不套上绳子、烟继续抽着,最直接的后果让他人感到不安全。深层次是让他人产生恐惧,和不确定性。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会导致很多父母因为怕不安全(有狗、有人吸烟),就不让小孩在楼下公园里玩了。本质上就是剥夺了小孩(大家)在公共场合愉快玩耍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
人类是群居动物,自由是有边界的,晚上10点以后家里的音响使用权就不属于你了,要让渡给周围邻居的安静权。
心里有别人是一份对他人的体贴。
第二点,尊重别人。
先说个故事:
在一次慈善晚会上,一名记者采访一个小男孩时说:「如果你是飞行员,忽然飞机没有油了,你会怎么办?」"男孩回答:「我会通知飞机上的所有人,然后自己拿着降落伞跳下去。」大人们哈哈大笑。听到众人的笑声,小男孩委屈的哭了起来,记者好奇的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只是下去拿燃料,等会还会回来的!」
这个故事,大部分人看完都很「感动」,被小男孩的善良感动了。而我却恰恰相反,我听到故事后很难过,就像小时候的委屈。它充分的表达了大人们对小孩子的不尊重,高高在上的大人,没有(没想)克制住对弱小的人的哄笑。根本原因是,在生活中,没人真正关心小孩子说了什么。
更不用提挑逗孩子,跟他说,妈妈不要你了。看见孩子哭出来了,就哈哈大笑。一副欺负弱小得逞的样子。
就如同对老年人的不耐烦,对下级员工的呵斥,对老百姓的刁难。
尊重分为显性和隐性,大部分人只看到了,上级对下级,孩子对老人,没有看到隐性的,隐性的更具有伤害的。
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对人的不尊重,没有把别人真正放在在心上,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也就称不上有教养。
尊重他人是一份对他人的认同。
第三点,体谅别人。
1
英女皇维多利亚,她接见来自印度的使臣,在皇宫中设宴款待来使。等到菜都吃完了,侍者端上来一杯水。按照英国皇家的礼仪,这杯水是用来给大家在餐后洗手的。然而印度的使臣却并不知晓,而是一口气将杯里的水都喝了。在座的英国贵族和大臣们都十分惊讶与尴尬,想要告诉使臣,却又觉得十分不妥。于是一时间整张桌子都一片寂静,而使臣还浑然不知。这时候,只见维多利亚女皇端起自己面前那杯洗手水,一饮而尽。
2
2003年春晚的小品《讲故事》,听爷爷讲粮票的故事。粮票的故事说的是,爷爷扫大街的时候捡到了粮票30斤后,还给别人的故事。故事简单,但是爷爷老了,不记事,老是忘记讲给儿孙听过很多遍了。
孙子刚开始很不理解,后面在爸爸的告知下,在了解完故事背景后,静静的听完了。
你觉得稀松平常的事,可能对其他人来说,是一无所知的,每个人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认知差别和不同的行为习惯。就像你不能指责难民吃相难看,屠夫杀生过多。
对别人看似滑稽或不解的行为,背后都有其我们不了解的原因。
就像有人关门或关车门时,很用劲,关得嘣嘣响,觉得不解或鄙视。很可能是他小时候家境贫困,家里的门不和规格,或者门坏了没钱修,不用力根本关不紧。潜移默化,环境使然。
所以,当别人的某些习惯或行为,有些不同时,你可以尝试去了解、去包容。请不要第一时间,去嘲笑、厌恶。不要让别人感到尴尬、难过。
体谅他人是一份对他人的善意。
如果做到了以上三点,我觉得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以上,是我对教养的理解,欢迎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