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802496/0a2d32624badde59.jpg)
文| 傅 言
成长中,越是有价值的东西,越要花费大力气才能获取,这一点是毫无意义的。花费大力气的工作往往意味着要花费长时间。因而,越是能对人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越是一个长期投入的项目。一旦把项目的战线拉长,加入了时间这一维度,就容易产生更多变量。首当其冲的要数急性病。
顾名思义,急性病就是认为远期发生的事情会在近期发生。一般发生在事情的起步阶段,基于一种毫无缘由的乐观主义,低估事情的困难,高估自己的能力,对事情结果产生不切实际的高预期。其结果注定是失败,因为他的主观认识大大超越了客观实际,在错误的认识指导下产生的行动自然无法把主观期望引入到客观现实中发生。急性病从一开始的冒险主义,向着悲观主义过渡,最后演变为投降主义,展示了有志之士完整的堕落史。志向的湮灭总是充满悲剧色彩,让人扼腕叹息。急性病真是一种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病症,确该下力气进行纠正。
略举几例常见的成长急性病。每逢纪念日,如元旦、生日、月初,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就陡然拔高起来,开一个新本子或是建一个新文档,把沉积于心的愿望源源不绝地写上去,写了10条仍嫌不够圆满。然而仔细审视清单,阅读、理财、办公软件、ps、乐器、书法、画画、写作、运动、旅游,目标之间在时间、精力、脑力上的不可调和几乎跃然纸面,然而急性病看不到,他只相信新的起点该有新的开始。
写大论文之前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刚开始进展意外地顺利,无论是找资料还是整数据都超前完成。本该是一鼓作气继续推进的大好时机,急性病却觉得按当前的进度论文简直唾手可及,原定的时间应当缩减,现有的努力完全充足,甚至可以再加码其他目标。他被短暂的顺利冲昏了头脑,认识不到现在完成的只是最基础浅显的工作,硬骨头还在后面,反而自认为是实施计划的灵活性。
某些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某些工作得到了称赞,急性病对自己的评价随之提高一个档次,只觉得在考试前临时突击,在项目截止前熬夜加班,是这些荣誉获得的根源,无视在短强快的突击中埋下了多少盲区和弱点,只信奉已被事实证明有效的策略,再也看不起慢稳深的努力,脱离了成长的基本规律。错误的行为却获得了正向反馈,是对认知的扭曲和毒害,急性病一味贯彻孤立事件得到的所谓“真理",他的奉行并不是因为笃信,而是因为这些结论对他更有利,他想要相信。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急性病的根源在于认识上的静止、孤立和片面,而认识的错误通常是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在客观事物的发展完全全面暴露出来之前,人们无从看出事情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因而也就无法制定正确的行动方针和计划。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人,更难以摸清客观规律的真相。无论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事情的难度、对结果进行错误归因,如果先期有过实践经验,则对自己、对困难、对事情会有更正确的预判。
纠正急性病就是要训练自己发展、联系和全面的认识问题,认真了解自己的行动力、学习力、抗压力和思考力,充分调研事情的规律、难点、任务量、关联性,努力搜寻可以获得的一切帮助(特别在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方面)。短视在于看得不远,那就先训练自己从短看起,逐步积累经验,当你熟练了长期目标拆解出来的每一个短期目标,再将短期目标一个个拼凑回去。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