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作单位到家走路20分钟左右。时间如果充裕,我喜欢走路上下班。相比工作时候的忙碌,回家带着俩娃的忙乱,这段时间是自己可以独处的自由,脑子可以放松地想一些事情。
我想到了自己下午送冯欢喜上学,出门前的言行可能有些失当。
冯欢喜中午不想午休,我告诉他写完两行练字,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四五十分钟后,我从卧室出来,发现他练字的本子、笔袋、橡皮还是凌乱地放在餐桌上,一旁的纸巾盒也被画的乱七八糟。
我一肚火起,抬起脚就朝正在收拾书包的冯欢喜踢了一下,孩子怔住了,一双眼睛不明所以的看着我。我带着怒气:“又乱画,为什么把纸巾盒画成那个鬼样子?”
我手上帮他戴着红领巾,嘴里却在抱怨:“这次语文测验,老师表扬了好多人,又没你。”
“啊?是所有人吗?”孩子问的很担忧。
“那倒不是。连***老师都表扬他进步了。”
冯欢喜哭了,开始自我否定地批评。
现在我走在路上,想起来,觉得自己这是何必呢?不经意的一些举动和言行,让孩子觉得妈妈在否定他,他做的不好,妈妈生气了。
本来纸巾盒子上的乱画与单元测试没什么联系。可是我顺着自己的不满情绪,将两者一前一后放在一起,孩子心里怎么想呢?
“我乱画,妈妈不高兴。做个卷子,又做不全对,又不能被表扬,我什么都做不好。”
是我对他的否定,让孩子内心沮丧到了极点,所以才哭。而且他还要用比我否定他,更严重的话进行自我否定,似乎只有把自己说的更不好,妈妈心里的落差才不会那么大。
其实自己的本意并非孩子想的那么多心。可是行为做出来,话说出来,孩子那点单纯的心思就会琢磨“怎么让妈妈不生气”,“她别因为这个就爱我少了呀?”
我是太放任自己的情绪,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只看到他乱画,却没有认真地去看他画了些什么?也没有跟他沟通过,他为什么要画?
我随口说了一句他没被老师表扬,却没有看到那张卷子,相比上次,他记住了写名字,没有漏题。他在有限的时间里,刚写完就要上交,根本来不及检查。还有错的那些题,他只是一个人在摸索,还没有人告诉他快速正确的解题方法。我没考虑这些,只是一味苛责他做错了。
这都是多么没道理呀!我自己做所有事情都不能保证有序正确,今天因为情绪上来,无形中却用这个标准去评价孩子。
实在是汗颜,感觉自己违背初心有些离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