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从一个吃不上饭穷到出家混饭吃的人,到君临天下,成为两百多年的朱家皇朝的创始人。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几十个各种皇朝,可能也就几个人可以完成这种从最底层到最高层的逆袭的。第一个应该是刘邦,但刘邦的情况其实比朱元璋要好,但这么大跨度的逆袭,这种差别应该可以忽略了。第二个就是朱元璋,第三个毛泽东应该也可以算一个,其他的成吉思汗和皇太极两个也是皇朝开创者,但他们的出生和阶层没有太多的了解但他们可能是部落首领或贵族的后代。从这种情况来看,越接近现代,这种逆袭建立皇朝的事情就越多,其实是从元朝开始,基本上每一个朝代都是这种模式,直到现在这个现代国家的建立者。
从这个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张宏杰先生说的,我们的国民性已经是从贵族到了流氓和奴隶的习性了。从宋朝因为已经没有贵族大家族了,所以,新的帝国都是由数量最多的底层人们建立的。说明当时的社会底层人们已经成为国家的主题,已经是成为整个国家博弈的一方,而且每次都赢,这是一个非常少见的,也没有提出的概念。
从朱元璋的成功的过程可以看出,在某一个时期,朱元璋是不具有优势的,包括像张士诚,陈友谅等这些对手都比朱元璋强。但朱元璋最后再次逆袭成功,一一打败他们,成为最后的赢家。这是因为朱元璋在当时的做法是符合当时的大部分人的主流价值观或者是他的那种做法赢得了更多的人的支持,吸引了更多的人和资源集聚在他的身边。他的做法和思想,是在哪个时代最先进的,最好的、也是符合整个历史大势的,所以他才能赢。
而朱元璋在整个过程中,确实是有很多和其他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他非常重视知识分子,手下笼络了一批的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然后他还比较讲义气,不会像后来那么的无情无义,对往昔的战友都痛下杀手。如一直尊重服从郭子仪的领导,甚至可以做到让出兵权,不顾劝阻北上救援韩林等行为,都是有这方面的体现。应该说这种行为是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的,和陈友谅那种屠杀自己的上级和恩师的行为简直是两个极端。
在弱小的是采取那个著名的政策,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政策是让他抵御住了暴发户的心态,发达了还是控制自己,低调做人,可见朱元璋的忍隐的能力。也正是这种能力,让他显得与众不同,也让自己呆在低处,冷静的看清整个局势,看清别人的不足。同时也定下了不杀人、不烧房,不抢财,以正规军、有理想有文化的军队或地方势力对待老百姓的规矩和原则,这才让朱元璋有了根据,有了底层农民的支持,有了能看到未来的知识分子的支持。最后才能站在潮头,顺势而为,成就了一个皇朝。
朱元璋的这些特点,相信和其底层的出身,以及2年多的云游乞讨,极大的增加他的见识,也磨炼了他的这种隐忍、低调、能看得更长远的想法和理念。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经历,相信不会有目光长远的朱元璋,最多也只能是一个短暂的小军阀而已。
另一个我比较奇怪的地方就是,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人,为什么在参加反抗军之前没有什么体现,比如他出去外面乞讨的那段时间,好像是长达2年时间,却没有任何寻找其他方法脱困,没有任何想法去改变命运,去找飞黄腾达。而是过了这么长时间又老老实实的回答老家的这个寺庙。作为乱世,作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年轻人,一个穷到没饭吃的人,竟然长期乞讨,然后又老老实实的回到那个没饭吃的地方,用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真的无法理解。我也无法想象古人的思维方式。都已经是满天下人都领着脑袋造反了,不做乞丐做点其他事情好像也不是什么出格的事。
更奇怪的事,他被人逼着造反后,又好像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聪明,能看出郭子仪那班人没有志向,没有理想,没有方法,只会在小小的成就上面窝里斗,根本看不到前途。然后就娶了人家义女,成为上面有人的人,又自己招兵买马,很快成为一方势力,真的是剧情大变,无法想象。
也许就是朱元璋的出身、眼界和知识水平的问题,他建立的皇朝,是最大程度上继承了元朝的政体和制度,而且,那时的知识分子经过上百年的远离统治阶层,已经没有多少人懂得传统儒家的统治方法,比如宋朝的那种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宽松的制度环境,对商业的重视,对文人的重视,对士大夫精神的重视等等。都已经没有人懂得这些技巧,更加没有人懂得元朝的弊端和建立新制度和新体系的。所以,他们只能照搬元朝的东西。
这种落后的体制,再加上朱元璋的没有水平的改造,根据自己自卑、阴冷、多疑的性格,再加上自己翻身做主,坐拥天下的超我的自我认同感的爆棚,导致朱元璋开始清理功臣,开始血腥屠杀,开始建立他的流氓政权。这种完全压制文人官僚的做法,相信是因为其出身和见识的问题,也是因为在其得天下的过程中太过顺利,文人的发挥的作用不是那么的明显,而是武将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就像很多野史和民间传的非常神秘,能力堪比诸葛亮的刘基,其实并没有在整个战争中,或者说在整个建立皇朝的过程中发挥过太大的作用,都是打酱油居多。所以,在这方面,朱元璋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认同感非常高,才会导致其认为文人是不重要的,是会成为祸害的,是需要打压,不用给面子也能把天下治理好的。
天才般的朱元璋在当时确实是很多方面领先与他的对手,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的,今天所讲的朱元璋的局限性和缺点,都是站在今天的立场和见识的基础给出的看法而已。根据明朝能存在两百多年的事实来看,在当时,或许朱元璋的这种方法和建立 制度是最好的,最符合中国的现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