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些事当你想放弃的时候,或许就是别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举动就会感动到你,就会给你重新出发的勇气。我很感谢这些一路默默支持我的朋友们,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感动鼓励到别人。”
周日的晚上,乡下的老师要开会,结束之后,大家照例开始提交每周监督表。数了一下,本周大家提交了6篇,于是,点开每一份每周总结,仔细阅读起来!有写生活的,有写工作的,有写自我成长的,每一份监督表里,从老师们的文字里,我似乎看到了他们本周忙碌的身影。
打开刘老师的监督表,我看到了上面的一段话!
这些话,让我很温暖,也让我感同身受。
“写得越来越好了!”
昨晚休息之前,我收到了朋友的信息。然后,自己又打开自己的文章,重新阅读了起来。阅读了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真诚,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变化,从早到晚简单的记录,很流畅,一气呵成。阅读结束后,自己也深知自己的文章和他人不能相提并论,然而朋友的鼓励,却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刘老师在更文中说,有时候在想放弃的时候,就是他人的一句鼓励会让我们坚持下去。确实如此。
“开通白名单,这篇文章发新网师公众号!”
很清楚的记得,在提交了第五次通识课之后,那段时间由于各种忙碌,加之自己内心的纠结,感觉自己真的撑不下去了,有好几次在经历了内心的纠结之后,想要放弃。然而,当我收到郝晓东院长的信息后,当时的心情很激动的,也感觉到被肯定的力量。
因为新网师的公众号,并不是我们随便可以发表文章的,怀着这份欣喜,我打开电脑,又认真修改了文章,开通了白名单,提交了文章。
随后,不知怎的,总感觉自己内心美滋滋的,似乎感觉到自己的文章在进步,自己每天的坚持看到了曙光,于是,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刘老师的文章还提到:我也想有一天她能够感动鼓励到别人。其实,她也一直在鼓励着群内每个年轻的孩子们。每位老师提交监督表后,她总能在第一时时间阅读结束,然后继给予反馈,看到他人的优点,并且表示自己向他人学习。
“其实,我们每次提交了监督表,写了文章,尤其面对几次通识课作业,更需要被人肯定,那么,我们想一想我们的学生,每天的作业对于好学生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那些后进生呢?会不会和我们一样,感觉使劲了全力,才提交了每一次的作业,此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呢?是鼓励,给他们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还是一次批评,让他们失去继续前进的勇气呢?……”
阅读了刘老师的文章,我交流了这些文字。
“李老师,感谢您,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总感觉每次讲解的知识点很简单,为何他们会出错。其实,孩子们的智力,习惯等均不同。就像我摸写文章一样,我们才开始学习,尝试,突破。面对难点的命题,真的是绞尽脑汁,但是也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是否流畅,是否合格。那么,孩子们或许真的如您所说,有时候我们看到最差的作业,或许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最佳作品了。此时,我们更应该鼓励他们,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继续思考,而不是劈头盖脸的批评。感谢您,我懂了!”
看着刘老师发来的一段文字,我的内心似乎也豁然开朗。记得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中提到:“当我们 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生’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我想,这份心扉的敞开,应该有老师对他们的鼓励和关心,和他们走进心灵的交谈;这份心扉的敞开,更离不开老师对她们的关注与用心的思考。
一句鼓励,一句关心,一句走进他人心灵的问候,真的可以带给他人前进的力量,就如同黑夜里的一束光,在照他人前进的路上,也照耀着自己不断前进。希望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都能给予他人多一点肯定,多一点鼓励,让每个不易的孩子,成人,都有继续前进的力量。
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我想,这个不停,也可以运用在我们的教学中,多鼓励,一切均会有新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