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么多同学都正儿八经地发文,我有点害怕ಠ_ಠ ..)好吧进入正题
“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
从此可看出,贾政也曾是个诗酒风流人物。贾母也曾对宝玉说过你爸爸年轻的时候和你一样。我想,贾政怎么可能不理解宝玉?贾政也有过青春啊。
贾政给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严肃古板”“暴力”,也认为他催宝玉走科举读四书五经就是扼杀了宝玉的自由。但若反过来一想,宝玉不读书,能怎么办?不读书不走仕途,难道宝玉要做一辈子的“巨婴”,靠家族生存的“纨绔”吗?贾家现在还不愁他吃喝用度,但到时贾政走了,他还撑得起贾家吗?
再说最经典的“打宝玉”片段。贾政为什么这么愤怒? 我觉得这件事对家族来说是极大的危险,他气的不只是宝玉的品行, 还有整个家族的安危。他内心的痛苦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收不到回报和对家族兴衰的焦虑造成的。
贾家只有他一个人在支撑着这危险破烂的局面, 别的兄弟都不管事, 炼丹的炼丹, 玩乐的玩乐, 女眷们 流连于繁华, 他们根本没想过自家已危机重重, 贾政只好培养宝玉做接班人。他知道宝玉对外界官名那套的不喜欢, 可自己始终不能养他一辈子。我感觉到他其实是爱宝玉的,一个爱孩子的父亲,才会在孩子走错人生道路时把他狠狠地揪出来。
"孩子,我埋解你的梦想,你的矜持,因为我也曾相信过,但是我不想让你再和我一样, 在社会上碰的满身是伤,不想你再走上我的路, 我希塑你能幸福平安。”
虽然政老爹常常训斥宝玉,宝玉看见贾政也像是“鼠避猫”一样,可书里的一些父子俩的小互动也是让我捧腹大笑。大观园试才题对联那回,贾政其萌得不得了。
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
其实内心是在说:“我儿子才这么年轻,才华就如此横溢,不得了呀!”而这话肯定是不能对宾客说的,还是得保留点谦虚和严父的形象。
宝玉道:“有用'泻玉'两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 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政老爷作出此动作,也是很高兴了吧。
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必,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
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心虚时便不敢看着父母。
贾政道:“休如此纵了他。”因命他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先设议论来,然后方许你作。
这处,很明显透露“傲娇”的本性。明明很想让儿子继续作下去,但还是先得给他点“体统”。
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因命:“再题一联来。”
这处算是政老爷对宝玉的公开夸奖了。就像是在说:“小东西,有点长进!但还是见识短浅,不可以骄傲哦!”
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
像不像平时我们和父母吵架,父母让我们:“滚回你的房间!”自己正走时,父母又说:“滚回来,我让你走你就走吗?”
还有更多
贾政一声喝断:“无知的业障!” 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
贾政因问:“此闸何名?”宝玉道:“此乃沁芳源之正流,即名‘沁芳闸’。”贾政道:“胡说!偏不用‘沁芳’二字!”
大观园一路走过,宝玉题对联出尽风头,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一群老先生都知道贾政心里高兴,都附和宝玉,连小厮也看出贾政的高兴。而贾政只是偶尔微笑一秒钟或拈髯点头不语,还骂了宝玉一路。政老爹就是傲娇呢....所以我感觉,贾政只是对宝玉表面凶凶罢了,宝玉其实也知道,所以经常顽皮地“多嘴多舌”。
人到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初读贾政这样一对比,我更心疼贾政了。年纪渐大,整个家族的担子都压在他身上。山雨欲来大厦倾,自己却没能力挽救它的没落。硬生生从一个诗酒放诞之人熬成了看似功利古板的家主。他努力地为这个没落的家族做积极的事,可都无力挽回。正如:“人到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打字好累...(TU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