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琴臺樂坊
赶牲灵-笛子独奏

赶牲灵-笛子独奏

作者: 琴臺樂坊 | 来源:发表于2018-11-04 21:01 被阅读14次

赶牲灵是一首陕北地方民歌。陕北边区生活贫苦,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谋生外,有相当一部分人靠赶牲灵谋生。这首歌及另一首《跑旱船》,均为民间艺人张天恩编创,于1949年教唱给西北文工二团的杜锦玉、白秉权等多人。1956年8月,杜锦玉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音乐周,在北京演唱了《赶牲灵》,白秉权演唱了《跑旱船》,中国唱片厂把这两首歌分别制成唱片,在国内外发行。

"赶牲灵"也称"赶脚",近似于云贵地区的"赶马帮",即用牲畜(陕北多为骡驴)长途为他人运输货物,而赶这牲畜运送货物的人即称赶牲灵者。他们走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辛苦。由于赶一趟牲灵常需要数十天甚至半年、一年,所以这些赶牲灵者的家人非常惦念他们,凡遇到赶牲灵的队伍走过,往往就有许多妇女、小孩探问自己亲人的情况。陕北赶牲灵通常会有四头骡子。走在最前面的叫头骡。有的头骡装扮得比较讲究,在笼套顶部两耳之间用铜丝竖扎三簇红缨缨,下端镶着三面圆镜,阳光一照闪闪发光,如同三盏明灯。头骡颈部一般会挂一串响铃,前胸下垂两束红缨缨,中间也坠一串响铃,走动时,颈部和胸前的铜铃一步一响,发出清脆的声音,形容为“哇哇声”。

广袤的西部大地,自古就是民歌的摇篮。这里流传着许多与赶牲灵和赶牲灵的脚夫们有关的民歌。陕西省这首闻名全国的信天游《赶牲灵》也是其中之一。山大沟深的陕北,道路崎岖重重阻隔。因此,包括春种秋收,行旅运送等诸多事宜,几乎都离不开马牛驴骡这些大牲畜。对于给自己带来极大利益的牲畜们,当地人爱护备至,充满感情,不仅不能虐待甚至连“牲口”“牲畜”这样的名称也叫不出口,而总是非常亲切地称它们为“牲灵”,好像这些牲畜如人一般有觉悟,有灵性。为了生存,为了贸易,赶牲灵的人们笑对人生,用生活创造了这首《赶牲灵》。流行版本较多,我用梆笛独奏。


赶牲灵-笛子独奏-琴台乐坊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

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呀带上了那个铃儿哟

噢哇哇得的那个声

哎呀带上了那个铃儿哟

噢哇哇得的那个声

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哟哦

朝南得的那个呀

哎呀赶牲灵的那人儿哟

噢过呀来了

哎呀赶牲灵的那人儿哟

噢过呀来了

你若是我的妹子儿哟哦

招一招的那个手

哎呀你不是我那妹子儿哟

噢走你得的那个路

哎呀你不是我那妹子儿哟

噢走你得的那个路

哎呀你不是我那妹子儿哟

噢走你得的那个路

相关文章

  • 赶牲灵-笛子独奏

    赶牲灵是一首陕北地方民歌。陕北边区生活贫苦,除了"走西口"到外地谋生外,有相当一部分人靠赶牲灵谋生。这首歌及另一首...

  • 赶牲灵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呦,三盏盏的那个灯;哎呀带上得那个铃子呦,噢哇哇得那个声;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呦,朝南上的那个...

  • 12.9

    想听本科舍友唱的《赶牲灵》

  • 有些词改不得

    陕北民歌《赶牲灵》是首爱情歌曲,歌词简单直白,好听易懂……描写的是一个痴情的女子在盼着赶牲灵的情哥哥来的情...

  • 赶牲灵的大后生

    文/图 一江 【文字家园】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

  • 梁祝-笛子独奏

    梁祝的传说历代有多种版本,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它是民间文化的积淀,代表了民间...

  • 秋蝉-笛子独奏

    这是台湾民歌时代非常著名的一首歌曲,由著名音乐人李子恒作词作曲。1980年凭借此首歌曲获金鼎奖作曲奖。首唱为徐晓菁...

  • 赞歌-笛子独奏

    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次年拍成电影为全国观众所熟悉。《东方红》中“...

  • 思念-笛子独奏

    乔羽的二嫂名叫张福贞,1915年生,与乔羽的二哥乔庆瑞同岁,两人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闪电结婚的。在外当兵闯荡了8年的乔...

  • 童年-笛子独奏

    《童年》是电视剧《走过夏季》的片尾曲,由罗大佑作词作曲,张艾嘉演唱,收录在1981年发行的《童年》专辑中。1994...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赶牲灵-笛子独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pdxqtx.html